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章:巨石入湖的波澜
暮色低垂,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上一层沉郁的金红。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凌霄越发凝重的侧脸。他手中朱笔悬在半空,迟迟未能落下。案几上摊开的,是靖尘王爷从边关加急送来的奏摺,字里行间,看似禀报军务,实则处处质疑他日前关於西北粮草调配的决策,言辞犀利,甚至隐含指责他深居宫中丶不谙边事之意。
「殿下,」歌华悄无声息地端上一盏新沏的雨前龙井,声音柔滑如缎,「批阅奏章劳神,且歇一歇吧。靖王爷也是心系国事,言语急切了些,但其忠君体国之心,天地可鉴呐。」他垂着眼,语气恭顺,却巧妙地在凌霄心头那根名为「权威」的弦上又轻拨了一下,让那不被尊重的恼怒嗡鸣作响。
凌霄冷哼一声,掷笔於案。「心系国事?朕看他是心系朕这张龙椅!」声音里压抑着怒意。靖尘的奏摺,就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不仅激起了朝堂上的波澜,更在他本已暗潮汹涌的心湖里投下重重一击,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一丝被强势力量撼动的异样颤栗。
歌华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随即恢复忧国忧民状:「殿下息怒。靖王爷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甚高,如今又立下战功,有些……有些年轻人的锐气,也是难免。只是,如今边关甫定,朝局未稳,还需以和为贵啊。」他句句看似劝和,却句句点明靖尘的功高震主与嚣张气焰,如同温水煮蛙,慢慢加热着凌霄的危机感。
这时,沈临如铁塔般的身影在门外微动,透过窗棂,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自靖尘的奏摺送入宫中,他已自动将警戒提到了最高,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那双锐利的眼睛。他感受到御书房内传出的低气压,握紧了佩刀,无声地守护着他的君王。
稍晚时分,澈风提着药箱前来请平安脉。见凌霄眉宇间郁结不散,脉象浮紧,便知他又为国事烦忧。「霄儿,」他屏退左右,轻声唤道,指尖温和地按在他的腕间,渡去一丝令人安心的暖意,「心事太重,最伤心神。靖尘……靖王爷的奏摺,我听闻了一些。此人锋芒太露,你需万分小心。」
凌霄抬起眼,看向眼前这个自幼一起长大丶总是温润如玉的医官,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些许。「风哥哥,朕知道。」他难得地流露出一丝疲惫,「只是他如今羽翼渐丰,军功在身,朝中亦有不少附庸之声,朕……朕有时竟觉得难以驾驭。」他在澈风面前,总能放下部分伪装,显露那个并非无所不能的自我。
澈风眼底掠过一抹复杂的心疼,他多想将眼前这看似万乘之尊丶实则背负如山重压的人拥入怀中细语安慰。「权力之路从不平坦。但霄儿,你才是真龙天子,切莫因他人之势而乱了自家方寸。静心,凝神。」他的声音带着药香般的宁静力量,试图抚平凌霄内心的涟漪。
然而,澈风的温言劝慰并未能完全驱散靖尘投下的阴影。那份强势的挑战,像一枚野蛮生长的藤蔓,不仅缠绕了朝堂,更悄然探入了凌霄内心最深处的隐秘角落,触动了那连他自己都时常感到惶惑的丶渴望被彻底征服的黑暗欲望。这份渴望与他帝王的尊严激烈交战,让他更加烦躁不安。
数日後,午後闷热,凌霄信步至御花园僻静处的凉亭暂歇,挥退了大部分随从,只留沈临在远处警戒。他凭栏而立,望着池中嬉戏的锦鲤,试图让纷乱的思绪沉静下来。却不料,一个低沉而充满野性的声音自身後响起,打破了这份短暂的宁静。
「殿下午後好雅兴。」靖尘王爷一身玄色蟒袍,身形挺拔如松,大步踏入凉亭,嘴角噙着一丝若有似无的丶近乎挑衅的笑意。他未等通传便径直前来,行为已然失礼。
凌霄身形一顿,缓缓转过身,脸上已恢复帝王的威仪:「靖王爷不在兵部议事,来此何事?」他心中警铃大作,沈临的身影也瞬间绷紧,向前移动了数步,目光如炬地盯住靖尘。
「臣刚从兵部出来,听闻殿下在此,特来请安。」靖尘嘴上说着请安,目光却锐利如鹰,毫不避讳地直视凌霄,那眼神彷佛要穿透龙袍,直抵内里,「顺便,想再与殿下探讨一下西北军务。殿下日前的批覆,臣以为,似乎未能体察边关将士的实情啊。」他开门见山,再次挑战凌霄的权威。
凌霄袖中的手微微握紧:「靖尘,朕的决策,自有朕的考量。边关将士辛苦,朕岂能不知?然国库调度,需统筹全局,非你一军之见可窥全貌。」他努力维持着平静,但靖尘身上那股混合着风沙与铁血的强悍气息,却带着压迫感扑面而来。
「全局?」靖尘低笑一声,竟又向前逼近一步,几乎侵入凌霄的御前安全距离,「殿下久居深宫,所见的全局,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真正的全局,是在沙场上拼杀出来的!臣在奏摺中已言明利害,殿下若是一意孤行,寒了将士之心,动摇边关防务,这责任……谁来担负?」他的言语越发大胆,甚至带上了威胁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