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章:阴谋的浮出水面
烛火在密室的鎏金灯台上摇曳,将墙壁上层叠的帷幔映出流动的暗影。空气中浮动着龙涎香与药草交织的气息,却压不住那隐隐躁动的紧张。凌霄斜倚在软榻上,丝质寝衣的襟口微敞,露出线条纤细却紧绷的锁骨。他的目光掠过窗外沉沉的夜色,彷佛能穿透宫墙,看见那无数双在暗处窥探的眼睛。
「陛下今夜脉象浮数,心火亢盛,恐是忧思过度。」澈风跪坐於榻边,指尖轻按在凌霄腕间,温润的声线似能抚平躁动,「臣开的方子,须得按时服用才是。」
凌霄并未看向他,只是极轻地叹了口气。「那些苦汁子,喝了又何用?浇不灭的火,原就不在脏腑之内。」他抽回手,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带,「风哥哥,有时朕真想……什麽都不想,就像小时候那样,你带着朕偷溜出宫去看灯会的那次……」
澈风的眼神柔软下来,却也掠过一丝复杂的暗芒。他自然记得。那个穿着寻常锦缎袄子丶被他紧紧牵着手丶在人群里仰头看烟火丶眼睛亮得惊人的小皇子。那时的「霄儿」,还不会用「朕」这个字眼将自己层层包裹。
「霄儿,」他压低声音,仅容二人听闻,「宫墙之内,何来真正的自在?你如今是万乘之尊,更需保重。」他的指腹似有若无地擦过凌霄的手背,带来一丝短暂却令人心悸的慰藉。
这份温存未能持续。门外传来轻而准确的三下叩响,随即,沈临沉稳的声音穿透门扉:「陛下,歌华公公求见,言有要事禀奏。」
凌霄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方才松懈些许的肩线再度绷紧。澈风收回手,悄然起身退至一侧,脸上恢复了臣子该有的恭谨神情。
「让他进来。」凌霄的声音已裹上惯常的清冷威仪。
雕花木门无声滑开。司礼监掌印太监歌华躬身而入,一身绛紫宫袍剪裁得体,行动间几乎听不见脚步声。他面白无须,眉眼细长,总是挂着一副恰到好处的丶令人琢磨不透的恭顺笑容。
「奴才叩见皇上。」他伏地行礼,姿态无可挑剔。
「何事?」凌霄并未让他起身。
歌华抬头,目光飞快地在澈风身上一转,随即落回凌霄处,笑容更深:「回陛下,靖尘王爷八百里加急递来的军报已至司礼监。另外……关於江南漕运的案子,奴才似乎查到了一些有趣的线索,牵连甚广,不敢擅专,特来请陛下圣裁。」他语调平缓,却字字清晰,彷佛不经意地投下石子,意在试探水深。
凌霄指尖一顿。靖尘的军报从不经由司礼监,而是直呈御前。歌华此举,无疑是明目张胆的越权与试探。而江南漕运,更是他近期暗中布局丶意图铲除几大贪腐世家的关键所在。歌华竟能「查到线索」?
「军报何在?」凌霄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奴才已带来,请陛下过目。」歌华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函,高举过头顶。沈临上前接过,仔细检视後方才转呈凌霄。
凌霄拆开,目光迅速扫过其上刚劲跋扈的字迹——靖尘在边关又「偶遇」了一小股「流寇」,未请旨便已「顺势」剿灭,并「缴获」了大量兵甲辎重。奏报字里行间洋溢着战功与忠诚,却更像是一份强势的宣告:看,朕的江山,还需倚仗朕的皇叔来护卫。
一股烦恶与压力油然而生。凌霄将密函掷於案上,发出轻响。「朕知道了。漕运一事,你又查到了什麽?」
歌华依旧跪着,声音却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蛊惑:「陛下圣明。奴才手下的小崽子们不经意间发现,漕运总督私下与靖尘王爷的母家……似乎往来甚密。且有几笔数目庞大的银钱流向……颇为蹊跷。相关账目与人证,奴才已暂且『请』到了安全之处,静候陛下发落。」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此事若深究下去,只怕会动摇朝局,故而奴才特来请示,陛下以为……该查到何种程度为宜?」
这是在递刀,更是在逼他表态。歌华将难题与利器一同奉上,看他这位年轻的帝王敢不敢接,敢不敢用,又能否控制得住挥刀之後的局面。凌霄感到那无形的网正在收紧,而执网之人,看似恭顺,却潜藏着毒蛇般的冷冽。
澈风立於阴影中,眉头紧锁。他看向凌霄,眼中带着清晰的担忧。沈临的手则已按上腰间佩刀的刀柄,目光锐利如鹰,紧锁着跪在地上的歌华,彷佛下一刻就要将这兴风作浪的宦官拖出去。
凌霄沉默了片刻。密室内静得只能听见烛火噼啪的轻响。他感到欲望与权力这两股力量正在体内撕扯,一方诱惑他沉溺放纵,另一方则逼迫他清醒决断。最终,他抬起眼,目光沉静地看向歌华:「账目与人证,给朕完好无损地送来。在此之间,若走漏半点风声,朕唯你是问。」
歌华脸上笑容不变,甚至更深了些,彷佛早料到如此答案:「奴才遵旨。陛下圣断。」他再次叩首,姿态谦卑至极。
「退下吧。」
「是。」歌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