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入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鱼道玄给陆白的感觉,一直都有些清冷疏离,神秘莫测,虚幻缥缈,难以捉摸。
    即便两人相对而坐,近在咫尺,陆白却仍有种遥不可及之感。
    难得见到鱼道玄有这种情绪流露,反而让他感受到几分真实和亲近。...
    风沙掠过北境边陲,天地苍茫如墨染。阿昭一行人行于雪原之上,脚印未深即被寒风吹平,仿佛他们从未经过。海风斗篷在凛冽朔风中猎猎作响,蓝光微闪,似有潮音低吟,护住众人周身暖意。言蹊坐在特制的雪橇轮车上,由两只驯化的雪狐牵引前行,竹简置于膝上,笔尖轻动,记录着沿途所见??冻毙于荒野的尸骨、插在雪堆中的断剑、刻在石碑背面无人识得的名字。
    “这里曾是‘黑水营’。”明烬走在最前,手中魂烛燃着幽绿火焰,照出地下纵横交错的沟壑,“五千战俘,皆为敌国降卒。朝廷许诺安置,却将他们尽数活埋于此,只为省下口粮渡灾年。”
    阿昭蹲下,拂去积雪,露出一块残破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一个名字:**陈九郎**。字迹歪斜,像是临死前颤抖的手写下的最后遗言。
    “不是敌人。”他低声说,“是人。”
    夜幕降临,风雪骤起。四人寻到一处半塌的地穴避寒。明烬以魂烛点燃篝火,火光映照岩壁,竟浮现出层层叠叠的人影??那是无数战俘在坑底挣扎的画面,有人高呼冤屈,有人默然跪地,还有孩子抱着母亲尸体不肯松手。画面流转间,一句句无声呐喊穿透时空,直抵人心。
    “他们在等一句话。”言蹊望着火中幻象,声音沙哑,“一句‘我知道你存在过’。”
    阿昭闭目,取出铜铃。它静静躺在掌心,不再流血字,也不再剧痛,却隐隐发烫,像一颗跳动的心脏。他轻轻一摇,铃声清越,在风雪中断续回荡。刹那间,整片雪原震动起来,地面裂开细纹,一道道白气自缝隙升腾,凝聚成模糊人形。
    五千亡魂,缓缓浮现。
    他们列队整齐,衣衫褴褛,双手反绑,脸上无悲无喜,唯有空洞的眼眶望向远方。为首的是一名年轻将领模样的男子,胸前挂着一枚残破兵符,额角有一道刀疤。
    “你是谁?”他开口,声音如同冰层断裂。
    “我是来听你们说话的人。”阿昭站起身,迎着风雪向前一步,“你们不该被遗忘。”
    那将领冷笑:“百年了,多少人踏过这片雪地?没人停下。都说我们是叛军,是祸根,是必须铲除的污点。可我们只是放下武器的士兵……我们信了和约。”
    “我信你们。”阿昭说。
    三个字落下,雪原骤静。
    紧接着,万千亡魂齐齐转身,面向他。那一瞬,天地失色,连风都凝滞不动。明烬手中的魂烛猛然暴涨,碧火化金,照亮百里荒原;言蹊膝上的竹简自动翻页,空白处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一个都是黑水营中曾存在的生命。
    “你要怎么证明?”将领问,语气仍冷,“史书不会记,朝廷不会认,百姓只会传讹言。”
    阿昭从怀中取出《春秋遗稿》副本的最后一页,那是他在青梧书院井底亲眼所见的文字拓印。他将其投入火焰。
    火光冲天而起,映出一段古老诏令:
    >“永禁提及黑水之事,违者族诛。凡参与填埋者,赐田授爵,永享荣禄。”
    火焰继续燃烧,又显另一段文字:
    >“元康三年冬,收降卒五千,尽坑于北境荒原,事毕焚其籍,灭其名,谓之‘清野’。”
    “这就是你们的罪状?”将领怒极反笑,“因为我们投降?因为我们活着?所以要用我们的命,去换他们的太平梦?”
    阿昭沉默片刻,取下肩头那只白翅光蝶,轻轻放在雪地上。它振翅飞起,绕营一周,每经过一名亡魂,便在其额前停留一瞬,留下一点微光。那光不灭,渐渐连成一片星河,照亮整座废墟。
    “我不需要证明。”他说,“因为记住本身就是一种反抗。你们的名字,我会带回人间。你们的故事,我会讲给每一个愿意听的人。若天下都不愿听,我就让风来讲,让雪来讲,让这五千具白骨自己站起来走回故土!”
    话音未落,大地轰鸣。那些原本静立的亡魂忽然动了。他们解开绳索,脱下破甲,逐一走向阿昭。每走过一人,就在他掌心留下一道印记??那是记忆的烙印,是灵魂的托付。
    当最后一人走过,阿昭双膝跪地,泪水滑落成冰。他的手掌已被灼烧得焦黑,却紧紧攥着那份沉甸甸的名单。
    明烬低语:“这是‘承愿’之外的另一种誓约……他们把自己的存在,交给了你。”
    言蹊提笔疾书,竹简一页页自动续接,竟延伸出数十丈长,宛如一条蜿蜒的生命之河。他一边写一边咳血,指尖冻裂,墨迹混着血痕,却不停歇。
    “你说过,不让死者无声。”他抬头看向阿昭,“现在,轮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