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分化!要逐个击破!要让他们互相猜忌,互相攀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3章惩治粮商(第2/2页)
“明日,为师就会‘私下’召见城中几个根基相对浅、胆子也相对小的粮商。
我不会提粮价,我只会在闲聊时,无意间提起,府衙税吏最近在复核往年账目时,发现某几家的账目有些‘小出入’,数额不大,但性质……呵呵。
再顺便提一句,灾情当前,若能主动‘捐’粮济民,以表共度时艰之心,府衙感念其义举,过往些许‘疏漏’,自然可以‘酌情考量’,甚至为其在布政使司那里美言几句。”
崔知府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你放心,这话一出,这些根基浅的,为了自保,为了戴罪立功,甚至为了攀附,会立刻主动‘捐’一些粮,并且会把粮价给我压下来!
因为他们怕!
怕我手里的东西,更怕被背后的主子当成弃子!”
“等这几家带头‘捐’了粮,压了价,我再公开召集所有大粮商议事。
在议会上,我会先表彰那几家‘深明大义’的粮商,给他们戴上高-帽子。
然后,我会诚恳地对其他大粮商说:‘诸位都是长安府的栋梁,值此危难之际,本府相信诸位必不会落于人后。
府衙已开仓放粮,但杯水车薪。
若诸位能体恤民艰,将粮价恢复至灾前水平,并酌情‘捐’部分存粮以解燃眉之急,本府定当上奏朝廷,为诸位请功!
此等义举,必将青史留名!’”
崔知府顿了顿,眼神锐利如鹰:
“同时,我会让师爷不经意地提到,府衙近日收到一些关于粮市‘异常波动’的密报,已着人详查。
若查实有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民生……
哼,国法无情!届时,莫怪本府未曾提醒!”
他看向王明远,语气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自信:
“仲默,你猜猜,那些大粮商会如何?
他们敢不跟吗?
不跟,就是众矢之的!就是对抗官府!就是不顾大义!
他们背后的主子,也不会允许他们在这个时候当出头鸟!更何况,我手里还捏着他们各自的把柄!
他们互相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
我只需暗示,谁‘捐’得多,谁‘配合’得好,过往的某些‘旧账’,或许就能一笔勾销……
甚至,未来官仓采买,也能优先考虑……”
“如此一来,不用我动手查封一家,粮价自会回落!赈灾粮源也会源源不断!
他们还得求着我,主动‘捐’粮赈灾,以表‘忠心’!
这,才叫手段!
这,才叫借力打力!
这,才叫用规则去对付规则!”
崔知府最后语重心长地说:
“记住,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敲打要狠,但台阶也要给。
让他们知道疼,知道怕,但也看到‘改过自新’、‘有利可图’的路。
这样,他们才会乖乖听话,甚至为我所用,这才是长久之道。”
王明远听得目瞪口呆,后背却已被冷汗浸透。
崔知府耐着性子将这其中的道理、手段、算计掰碎了,逐一细细的讲给他听。
让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官场水面下的暗流汹涌,看到师父那张和善圆脸下隐藏的锋芒、手腕和深不见底的心机。
这远比戏文里和前世看到的那些电视剧里的打打杀杀更真实,也更让人心惊。
师父这一套组合拳,分化瓦解、恩威并施、借力打力、利益捆绑……
简直是现代官场博弈的古代翻版!
老辣!太老辣了!
崔知府看着徒弟震撼的表情,知道这番话对他冲击不小。
他放缓了语气,带着一丝疲惫,却语重心长:
“仲默,你还年轻,路还长。
记住为师今日的话。
在这官场上,光有才华和热血不够,你得学会用脑子,学会审时度势,学会在规则内起舞,更要学会如何利用规则去达成目的。
这其中的分寸、火候,你要慢慢体会。”
他挥了挥手,像是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好了,夜深了,你先回去吧。你这份《救灾策》,为师会连夜斟酌完善,明日便着手施行。
你应当也累了一天了,回去好好歇着。救灾之事,千头万绪,后面……还有得忙。”
王明远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翻腾巨浪,郑重地向师父行了一礼:
“学生……谨记师父教诲!
字字句句,铭记于心!
师父……您也千万保重身体!”他看着崔知府那憔悴不堪的样子,忍不住再次提醒。
崔知府扯出一个疲惫却欣慰的笑容,点了点头:“去吧。”
王明远退出书房,轻轻带上门。
他抬头望向深邃的夜空,心中百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