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虎妞一看那金灿灿的凤钗,眼睛亮了下,可听到“嫁妆”二字,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跺着脚不依:“三哥!你说啥呢!谁要嫁人了!我还小呢!”话是这么说,她却把匣子抱得紧紧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不过,比起这华贵的凤钗,她其实更期待三哥和狗娃带回来的那些南方点心和小吃食。
最后是猪妞和猪娃。
王明远和狗娃给他俩带了一大包东西,各种木雕的小玩具、布老虎、九连环,还有一大堆湘江府特色的糖果零食。
给猪妞的还多了一些小巧可爱的绢花、头绳和一对小小的金丁香耳钉。
两个孩子欢呼一声,扑过去抱住属于自己的那份礼物,开心得原地蹦跳。
分完了从南方带回来的礼物,王明远沉吟了一下,又从随身的书箱最底层,取出一个沉甸甸的布包,当着全家人的面打开。
里面竟然是白花花的银锭!足足十个大元宝,每个都足有十两!
“爹,娘,这是儿子这几年在书院,因为课业考得好,书院奖励的‘膏火银’。一共拿过两次,一次是升入甲班时乙班第一,一次是今年甲班第一,一共一百两。”王明远语气平静地说道。
王金宝和赵氏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眼睛都亮了,不是贪财,而是为儿子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一百两啊!多少庄户人家一辈子都攒不下这么多钱!他家三郎,凭学问就挣回来了!
这时,狗娃也嘿嘿笑着,从贴身的衣袋里,小心翼翼地摸出那个他当宝贝似的银包子,献宝似的捧到赵氏面前:“奶!你看!这是我赢的!银子的!实心的!沉着呢!”
他叽里呱啦地把在洛阳如何参加比赛,如何吃赢了那个胖大叔,最后得了这银包子奖品的事,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尤其重点描述了自己如何机智地亮出杀猪刀镇住场面,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虎妞听得两眼放光,挽着赵氏的胳膊嚷嚷:“娘!你看狗娃多厉害!啥时候长安府也有这种比赛,咱全家都去参加!说不定能赢回一笼屉银包子呢!”
在狗娃的强烈要求和王明远的劝说下,王金宝还是收起了这些银子,并且在心里正如狗娃设想的那样,盘算着下次上坟的时候可得好好给先人看看。
说说笑笑间,日头已经偏西。
赵氏一拍大腿:“光顾着高兴了!忘了做饭了!老大媳妇,老二媳妇,快,搭把手!”
狗娃立刻站起来,撸起袖子,嗓门洪亮:“奶!娘!二婶!你们都歇着!今儿这顿饭,我来做!让你们都尝尝我在书院学了啥新手艺!”
说着,他就风风火火地钻进了灶房。
很快,灶房里就传来咚咚咚的剁肉声、刺啦刺啦的炒菜声,以及狗娃中气十足的指挥声:“娘,火再旺点!”“二婶,帮我把那腊肉切了!”“小姑,葱姜蒜递我一下!”
没过太久,一大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就摆了上来。
有湘江特色的腊味合蒸、炒腊肉,有狗娃自己琢磨改良的、加了辣椒的新菜,也有地道的西北大烩菜,还有几样清炒时蔬。
尤其是那几道加了辣椒的新菜,香气扑鼻,勾得人食指大动。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筷子飞舞,吃得满头大汗,赞不绝口。
“嗯!香!狗娃这手艺真不赖!这叫辣椒的东西够味!过瘾!”王金宝吃得鼻尖冒汗,连连称赞。
“好吃!比那饭馆子的都要好吃!”王大牛嘴里塞得鼓鼓的。
“咱家狗娃真是出息了!这以后开个酒楼都成了!”赵氏笑着给狗娃夹了块大肉。
“我也要学,狗娃你这手艺一定要教给我!我以后要每天做这些菜,吃到饱!”虎妞一边吃,也一遍不停的说道。
猪妞和猪娃被辣得嘶哈嘶哈,却还忍不住伸筷子去夹,小脸通红。
王明远看着眼前这喧闹、温馨、充满了烟火气和欢声笑语的场景,三年来的思念、苦读的疲惫、经历风波的惊险,在这一刻,仿佛都被这浓浓的家的温暖彻底融化、熨平。
窗外,夕阳的余晖给小小的农家院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屋内,灯火初上,饭菜的热气氤氲着,一家人团聚的笑语声飘出窗外,融入了清水村宁静的暮色里。
久违了三年,这份平淡而真实的幸福,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