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3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石台上的金线一条条合拢,像潮水退去又回来,中央缓缓裂开,裂缝里不是深渊,而是一片带着热度的夜色。
    风一换,气味全变了。
    不再是焦木与铁屑,而是石灰粉、油纸伞、热汤混着陈皮的清甜气。
    眼前是一座城门。门额悬一块黑底金字匾,书着两个大篆——雁门。门洞里灯笼排成两行,红光被雨雾裹着,像漂浮的果实。门洞外是石板路,石板被雨水磨得发亮,商贩正收摊,门旁茶肆里有人笑骂棋局,声调与吴雪听惯了的普通话无二,只是字里行间带着绵密而圆润的尾音。城门上的守卒披着铁灰色甲,甲片一片一片像鳞,但更薄、更细,腰间悬绦,头盔插翎,彷佛明人衣冠,却更利落。守卒的长枪枪头雕成兽首,枪杆做旧,握在手里的姿势很松,像随手,却一看便知——真要刺出去,一点也不会慢。
    队长和吴雪对视一眼,都轻轻吐出一口气。活生生的文明,在废墟之后显出另一个姿态。
    “来路?”门官翻了翻名册,抬眼,“你们是商旅、学士,还是军籍?”
    队长把铜牌递上去。门官一接,眼神一变,拱手行礼:“原来是‘斩鳞司’外籍客卿。帝京下旨,诸路关隘见此牌皆当护送。两位请。”
    “斩鳞司?”吴雪低声。
    “屠龙之职,夏言曰‘斩鳞’。”队长解释,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动,“这地方,比我们还老。”
    城里比城门更热闹。雨势小了,屋檐水珠一串串滴下,街面上铺着青石,房屋多是两层,飞檐起角,朱漆门,青砖墙,窗格子里点着暖光。小摊贩收拾着蒸笼,笼屉一掀,白汽像山里来了云;糕饼摊的芝麻香、糖炒栗子的甜、胡同口热酒的辛辣与药味儿混在一起,把疲乏从骨头缝里往外逼。行人衣着多为深色,袍衫马褂,腰间系绦,女子头上插着文竹簪、玉蝴蝶,明明是古意,却与他们的步履、说笑的呼吸贴得很近。没人倒背诗句,也没人拖着长腔慢词,一句“买不买”“看一眼呗”就把千年拉到眼皮底下。
    他们被门官带到驿馆。驿馆的门匾写着“栖雁”,院子里种着两丛桂,一丛开,一丛谢,香气在湿润的夜里一息一息地散开。管事称作“邹掌”,三十来岁,利落温厚,把人往上房里请:“客卿远来,凡有吩咐尽管。”说罢让人送上姜汤、干荷包蛋、酱肉切片,还有一碟辣子豆干——辣得行,却香得很。吴雪端碗的时候,手抖还没全停,姜汤一热,胸腔里的空才慢慢往回长了些东西。
    队长在火盆边烘了烘手,扭头问邹掌:“帝君如今在何处?”
    “帝君在帝京。”邹掌笑,“‘夏鼎’当朝,国分一百零八疆,雁门是北陆门户,管边军与商路。几位若往帝京报到,须先到‘斩鳞司’分署挂名,再由分署给发路牒。”
    “一百零八疆?”吴雪追问。
    “是。”邹掌端正了语调,像在为一幅地图描边,“上有九重府州,下有百八郡县。北接辽阔草原联盟,西靠百万山脉部落,东临无限海洋岛国。诸邦交错,各有其势。我们夏朝——子民亿兆,税粮十足,工艺鼎盛,为当世第一强国。这些年也有龙患,只是……”他说到这里,压低声音,“帝京新设‘斩鳞司’,整顿得紧。”
    “口音很亲近,字也看得懂。”吴雪忍不住说。
    “我们用繁体,”邹掌指一指柜台后挂着的木牌,牌上刻着《驿馆告示》,字体润厚,“可诸位来得多了,也就看惯了。夏言虽古,却不绉。人嘛,该怎么活就怎么活,织布、打铁、做生意,逢年过节在门口贴个福字,热闹得紧。京里穿得华,边上穿得利,吃食各地不同——雁门这儿最要紧的是一碗刀削面,大片的,筋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