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7章你以为关了灯,就看不见手(第1/2页)
夜色像一块浸透了墨汁的湿布,沉重地压在D7仓的金属屋顶上。
战术靴踩在碎石上的声音被风声吞噬,宋昭的命令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入每个队员耳中,冷静得不带一丝温度。
他们如同一群融入黑暗的幽灵,无声地包围了这头沉睡的钢铁巨兽。
倒计时在林晚的频道里跳动,每一次数字的变换都像鼓点,敲击着所有人的心脏。
当数字归零的瞬间,便携式EMP***发出一阵人耳无法捕捉的嗡鸣,D7仓最后一层脆弱的电子防御应声失效,备用电源指示灯挣扎着闪烁两下,彻底熄灭。
几乎在同一时刻,唐雨柔已经通过预设路径进入了通风系统的主管道。
她像一只灵猫,动作轻盈而精准,将惰性气体稳定地注入循环系统。
这不是为了制服敌人,而是为了构筑一道无形的屏障,一道能将可能存在的、看不见的死亡威胁——那些只需一滴就能毁灭整个小队的神经毒剂——牢牢锁死在源头的安全墙。
“目标信号移动中,确认车辆路线,终点D7仓。预计抵达时间,十八分钟。”林晚的声音冷静地传来,屏幕上的红点正沿着市郊公路高速移动,那个红点代表着周正声,也代表着一张蓄谋已久的大网,终于等到了它企图捕获的猎物。
这个信号,就是他与“复苏节点”之间无法割裂的铁证。
凌晨两点零八分,B区地下制冷室。
厚重的铅化防爆墙在一声沉闷的爆破声中被撕开一个缺口,冰冷的白雾夹杂着粉尘扑面而来。
突击队员鱼贯而入,战术手电的光柱在弥漫的雾气中切割出数道光路,照亮了眼前令人心悸的一幕。
六具闪烁着金属寒光的低温舱静静地并列着,如同六口为活人准备的棺材。
舱体上方的状态指示灯显示,其中三具正处于升温程序中,微弱的电流声在死寂的制冷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宋昭的目光没有丝毫停留,径直冲向最左侧那具编号为D3的低温舱。
他的动作没有半分犹豫,仿佛在来之前就已经演练了无数次。
他猛地拉开舱体的观察窗,一张因长期低温浸泡而显得异常浮肿、却依稀能辨认出轮廓的脸庞出现在眼前。
正是失踪了三年的首席物证鉴定专家,陈砚亭。
他的双眼紧闭,面色青白,若非胸口微弱的起伏,几乎与死人无异。
“生命体征稳定,但极度虚弱,处于浅层唤醒状态。”唐雨柔迅速将便携式监测仪的电极片贴在舱体外部接口上,一连串数据流过屏幕,“脑电波异常活跃,有高频脑区刺激痕迹,是语言信息。他近期被动接收了大量的录音。”
就在这时,唐雨柔的指尖在舱体底部摸到了几道不规则的凸起。
她借着手电光凑近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那是一行用指甲或其他尖锐物在金属内壁上拼死刻下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充满了绝望的力量:“救我,周在说谎。”
凌晨两点三十四分,D7仓的中央控制室已被完全掌控。
沈砚的手指在服务器主控台的键盘上翻飞,无数行代码如瀑布般刷过屏幕。
林晚则在一旁,全力破解着层层加密的行动日志。
冰冷的真相随着数据的解锁,一点点被剥离出来。
一个名为“回声计划”的绝密项目浮出水面,其核心内容令人不寒而栗——该计划共涉及九名在关键案件中掌握核心证据的“活体储备证人”,陈砚亭只是其中之一。
他们被以各种理由宣布“死亡”或“失踪”,实际上却被冷冻封存,成为可以随时被“唤醒”、被篡改记忆、用以提供“完美证词”的工具。
日志显示,已有三名证人被用于伪造死亡声明,彻底抹去了他们在世间存在的痕迹。
“找到了。”沈砚忽然停手,他在一个看似无关的档案柜最深处,抽出一本被塑料封套包裹的牛皮纸日志。
日志的署名是周正声,字迹刚劲有力,内容却阴冷无比:“……肉体会腐烂,证据会消失,但只要意识不灭,真相就永远可控……宋建国那个老顽固,他最后一句话竟然是‘你们杀不死记忆’。真是可笑,记忆,不过是最容易被重塑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7章你以为关了灯,就看不见手(第2/2页)
宋建国。
这个名字像一根钢针,狠狠刺进程野的耳膜。
他拿过那本日志,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凌晨三点十一分,程野挥手让所有人都退出了D3舱所在的制冷室。
他独自一人站在那具冰冷的金属舱前,整个空间只剩下仪器低沉的运行声和他自己的心跳声。
他缓缓摘下战术手套,伸出右手,指尖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