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浑浊的眼睛望着高台上那个孤单的背影,嘴唇翕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风吹过,仿佛在替他念出那些名字。
下午两点零九分,水务局主控室旧址。
尘埃在从破损窗户透进的光柱中飞舞,这里的一切都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仿佛时间被凝固了。
宋昭带领着一支精悍的专案组重返现场,他径直走向那个布满灰尘的巨大控制台,蹲下身,在台面下方一块不起眼的金属板后,取出了一个同样被烈火灼烧过的金属盒子。
盒子里,是七枚真正的警徽,它们被藏在这里,躲过了那场大火和后来的清扫。
他将七枚警徽一一取出,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当年的会议桌上,每一枚警徽下方,都对应着一个名字。
摄像机已经架好,红色的录制灯亮起。
宋昭整理了一下衣领,面对镜头,声音沉稳而沙哑:“这不是复仇,是还债。”
他顿了顿,拿起第一枚警徽:“他们不是档案里冰冷的‘身份不明’,他们是——宋建国。”身后的大屏幕上,立刻浮现出他父亲年轻时的照片,英姿飒爽。
“李振邦。”
“王卫国。”
每念出一个名字,他的声音就沉一分,身后的大屏上就亮起一张鲜活的面孔。
当他念完第七个名字——“周志强”,并将最后一枚警徽轻轻放回桌面时,在场的所有专案组成员,无论男女,全都下意识地肃立,向着那七张面孔,致以无声的敬礼。
录制结束,林疏月走到他身边,低声问:“你还想做什么?”她能感觉到,宋昭平静的外表下,压抑着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宋昭的目光越过她,望向窗外浑浊的江面,声音轻得几乎要被风吹散:“让所有人听见。”
傍晚六点五十九分,天色阴沉如铁。
苏晚的电脑屏幕上,最后一个数据同步进度条终于达到了百分之百。
纪检云端的所有核心证据,包括那份刚刚生成的白皮书,已经加密分发至全国十二个互为备份的绝密节点。
这意味着,除非有人能同时摧毁这十二个分属不同系统的顶级服务器,否则,这份证据将永不消亡。
她关闭终端,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抬头望向窗外。
持续了一整天的暴雨不知何时已经停歇,厚重的乌云被撕开一道巨大的口子,清冷的月光穿透云层,瀑布般洒下,照在翻涌的江面上,每一道波纹都闪烁着粼粼的银光。
而在数百公里之外,一个与江城风貌截然不同的边境小镇,白知语站在一座老旧的壁炉前。
她打开一个天鹅绒盒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把造型古典的黄铜钥匙。
这是她父亲林浩宇留下的遗物之一,一个瑞士银行保险库的钥匙。
她曾以为里面是父亲留给她的财富,但现在她明白了,那里面锁着的,是父亲的罪证,也是他最后的投名状。
她面无表情地将钥匙投入熊熊燃烧的火焰。
黄铜在火焰中迅速升温、变红,最终缓缓熔化,扭曲变形,与燃烧的木炭融为一体。
在火焰升起,将她苍白的脸映得通红的那一刹那,她仿佛听见了遥远江城的风声,听见了那段在城市上空回荡了六十八秒的旋律。
她轻声说:“听见了。”
同一时刻,江城西郊的墓园。
宋昭站在父亲宋建国的墓碑前,将一枚崭新铸造的、在月光下闪闪发亮的警徽,轻轻放在了冰冷的碑石上。
风从江面吹来,掠过松林,发出海潮般雄浑的声响,仿佛在回应着那句他从未说出口、却早已刻进骨血的誓言:这一次,历史不会再被水冲走。
城市在经历了白天的喧嚣与震动后,逐渐沉入深夜的寂静。
白天的风暴似乎已经尘埃落定,正义的旗帜已经高高扬起。
然而,在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之下,一股无形的暗流却在以更快的速度集结。
他们的反击是如此公开、如此决绝,就如同一声响亮的战吼,虽然震慑了敌人,却也彻底暴露了自己的阵地。
沈砚独自一人留在了市档案馆的地下数据室,他答应过苏晚,会守在这里,直到天亮。
他相信苏晚的技术,相信区块链的坚不可摧。
可不知为何,他心中那股不安却越来越强烈。
他盯着监控屏幕上交错的数据流,一切正常。
但就在这时,备用电源系统的一盏指示灯,毫无征兆地、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频率与心跳异常吻合。
那不是故障,更像是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