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焚档的人,最怕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章焚档的人,最怕火(第2/2页)
    他引以为傲的权力和布局,在冷冰冰的科学事实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无力。
    中午十二点五十五分,江岸旧闸口修复现场,阴雨绵绵。
    宋昭带着老张再一次回到了那片水泥封冢地。
    江风裹挟着水汽,吹得人脸上生疼。
    宋昭蹲下身,发现那片凝固的水泥封面上,不知何时被人用利器刻下了一道崭新的痕迹。
    痕迹很浅,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用手指拂去上面的泥水,那是一串短促而有规律的刻痕——是摩斯码。
    他拿出手机,迅速译出那段代码,屏幕上只显示出两个字:“听见了”。
    宋昭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取出那支一直带在身边的录音笔,按下了播放键。
    那段从警徽模型中提取的、循环往复的语音在风雨中响起:“宋某,到岗。”
    沙哑的电子音混在风声雨声里,显得格外诡异和悲凉。
    一旁沉默了许久的老张,身体忽然剧烈地颤抖起来。
    他一把从宋昭手里夺过录音笔,像是握着一枚滚烫的烙铁,对着波涛汹涌的江面,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出声:“到——!”
    那一声“到”,嘶哑、破裂,却穿透了层层雨幕,像一声迟到了太久的应答,在空旷的江岸上久久回荡。
    不远处,伪装成工程监理的小林,悄悄启动了衣领上的隐藏摄像头,将这一刻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与此同时,城市上空,苏晚远程接入了城市广播系统。
    在午间新闻播报的间隙,一段没有任何预警的音频被强行插入进来。
    那不是音乐,也不是广告,而是一段由七种不同频率的警笛声交织而成的特殊曲调。
    它没有解说,没有字幕,只是安静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响起了六十八秒。
    那是对七名牺牲者的无声致敬,也是一次对整个城市记忆的唤醒。
    下午两点十八分,省高院特别调查庭筹备办公室。
    林疏月将整合好的全部证据包放在了庭长面前厚重的办公桌上。
    里面包括“铁盒”里的原始数据、苏晚截获的上传日志、魏承渊和相关人员的关联证据,以及唐雨柔那份足以颠覆一切的医学报告。
    庭长翻阅了很久,办公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最后,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盯着林疏月:“这些证据,足以让几个人把牢底坐穿。但如果只是这样,用不着成立特别调查庭。告诉我,林队长,你到底要追究谁?”
    “追究制度本身。”林疏月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追究那些让‘应急小组’能够顺理成章成为替罪羊的决策机制,追究那些用‘整体稳定’的名义掩盖个体真相的沉默链条。”她从文件夹里抽出最后一份文件,递了过去,“这是我们草拟的《关于‘壬戌事件’构成历史欺诈罪的法律意见书》,主要引用的法条是《档案法》第二十二条和《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我们不只追责个人,更要修复这个会‘生病’的系统。”
    庭长沉默了片刻,拿起笔,在成立批文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笔锋遒劲有力。
    “调查庭,准予成立。”
    傍晚六点三十三分,纪检技术室。
    宋昭独自一人坐在父亲那枚放大的警徽模型前,周围空无一人。
    他打开一个加密的笔记本,飞快地速记着脑中“真相之眼”闪现出的那些破碎画面:一枚在昏暗灯光下反光的银色袖扣、一个穿着雨衣站在江边的模糊背影、一部老式对讲机里传出的沙沙声和一句“上面定了”……这些细节他从未向任何人提及,这是只属于他的秘密,也是他寻找最后真相的钥匙。
    他合上本子,起身准备离开。
    也就在这一刻,看守所的医疗监控中心响起了刺耳的警报。
    魏承渊在自己的单人囚室里突然倒地,全身剧烈抽搐,口吐白沫。
    紧急赶到的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脑电波监测,发现其左边颞叶区域正出现极为异常的强烈放电,那症状波形,与陆沉舟临终前最后一次的医疗记录,完全一致。
    唐雨柔站在监控屏幕前,看着屏幕里魏承渊痛苦挣扎的模样,眼神里没有怜悯,只有一种见证了宿命的平静。
    她低声说:“这一次,不是他们清除历史,是历史开始清算他们。”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苏晚关闭了所有监控界面。
    屏幕的微光在她眼中熄灭,但一场无声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那些散落四方的火种,那些被劫持的数据,像受到无形引力的牵引,正悄然汇向一个最古老也最安全的地方。
    那里,是记忆最后的堡垒,也是反击开始的第一个支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