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31章狡兔死走狗烹、方默的决断(第1/2页)
这一番话说到了在场几人的心坎里。
他们这些白党高层,当初仓皇撤离金陵,辗转至山城、江城,若真让唐生智这个“守城英雄”一直坚守下去,甚至打出更大的胜仗,那他们的脸面该往哪里放?
届时,全国军民是听金陵的,还是听江城的?
一山不容二虎啊。
现在老唐是没这个意思,谁能保证他以后没有二心?
此刻在这些高层心中,金陵丢了,或许比一直坚守着,对他们更有利。
“江城,是绝对不能有失的。”清瘦的军政部部长强调道,“而要守住江城,北面的屏障至关重要,津浦线、平汉线这两条铁路大动脉,必须设法稳固。”
“既然如此,那就按刚才议定的,命令金陵守军,分散突围。一部突围后,开赴兰封,整训后加强黄河防线;
另一部嘛,战损严重,就干脆撤销编制,精兵简政,人员补充到其他部队去。”
这话说得含蓄,但在场众人都心领神会。
所谓的“整训”和“撤销编制”,自然是要保全中央军嫡系,拿那些地方杂牌军开刀,吞并其残部。
至于风头正劲的方默和他的69军这个中央军里的后起之秀?
“第五战区的李长官和甘省的文白,不是都很看重这个方默吗?”为首者语气带着一丝戏谑,“那就让他自己想辦法,带着部队北渡长江。
不过,他那个骑兵第10旅,我听说装备精良,战力强悍,留在江南水网地带想必难以机动,就调给文白,充实西北防务嘛。
具体新的旅长人选,让文白推荐即可。”
他顿了顿,继续道:“另外,把那些要撤销编制的杂牌军,都塞给他。
再把东北军那个空架子103师的番号也给他。
他不是能打吗?就让他带着这些‘精锐’,去彭城前线为国效力吧。”
这一手可谓狠辣。
调走最锋利的矛头,塞进一堆包袱,再给个空头番号,明升暗降,肢解分化之意昭然若揭。
然而,白党内部派系盘根错节,即便是中央军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方默头上明晃晃写着“张治中爱将”的标签,让这些高层即便想下死手,也不能坏了内部默许的规则,只能在这个框架内进行打压和削弱。
不然搞的过分了,内部这么多派系难免兔死狐悲。
到时候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张治中的兵,哪怕调走,名义上还得归到张治中那边,这就是规矩。
就这样一场关乎金陵守军命运的安排,就在这间会议室里,轻描淡写地决定了。
-----
12月27日,命令抵达金陵。
天空飘起了零星小雪,更添几分肃杀寒意。
与这寒冷天气相呼应的,是金陵城内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士气,如同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消散。
“上边允许我们‘酌情突围’了。”
“还守什么守?赶紧跑吧。”
“再待下去,真成了鬼子的饺子馅了。”
各种流言和小道消息在残破的军营和街垒间飞速传播。
“酌情突围”这四个字,在早已军心浮动的守军听来,几乎就等于“各自逃命”。
谁也不想留在这座被重重包围的死地等死。
毕竟金陵如今三面被围,只剩背靠的长江,他们可不是方默,这粮食和弹药一直运不到金陵城里,他们就得饿肚子,手里的枪就会变成烧火棍。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许多部队已经开始出现士兵脱离建制,军官约束不力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1章狡兔死走狗烹、方默的决断(第2/2页)
方默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心头就是一沉。
他太清楚这道看似给予生路的命令背后,潜藏着多大的危机。
城外,鬼子新任司令畑俊六显然已经完成了初步调整和补充,新一轮攻势随时可能发动。
城内,除了他的69军还保持基本建制和战斗力,其他部队多是历经苦战的残兵,士气本就不高,此刻更是人心惶惶。
明明之前打了胜仗,但很多时候,就是一点火星,就可能燃起一场大火。
在这种时候,没有一个周密、坚决的突围计划,“酌情突围”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性的大溃退。
十几万大军拥挤在有限的几个出口,互相践踏,失去指挥,然后被以逸待劳的鬼子部队轻松追击、分割、歼灭……
那他穿越以来,在金陵付出的所有努力、牺牲的那么多将士,岂不是全都白费了?
绝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方默立刻带着卫队,径直闯入了卫戍司令部。
老唐正对着地图发呆,脸色阴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