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朝香宫鸠彦王:阵亡一百,受伤六千?(9.26加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15章朝香宫鸠彦王:阵亡一百,受伤六千?(9.26加更)(第1/2页)
    沪上,华中派遣军司令部。
    朝香宫鸠彦王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第13师团(仙台)和第16师团(京都)送来的首日战报。
    他逐字逐句地看完,那张保养得宜、带着皇室成员特有矜持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扯动,最终化为一声充满讥讽的冷笑。
    “呵……呵呵……”
    报告上白纸黑字写着,两师团合计五万余人,猛攻紫金山69军防线一整天,仅“玉碎”一百余人。
    然而,这份简短的阵亡名单却格外“耀眼”。
    中佐一名,少佐两名,大尉、中尉若干……几乎全是中高级军官。
    仿佛这场血腥攻防战中,只有军官们在“带头冲锋”、“英勇战死”,而普通士兵则安然无恙。
    至于伤员和失踪人员,数字却陡然飙升到了六千余人,相当于两个多联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朝香宫鸠彦王气得差点把报告摔在桌上。
    这不是把他当傻子糊弄吗?
    怎么,真以为天蝗的亲戚就是个不识数的草包?
    才死一百多个军官,就能让两个半联队失去战斗力?
    剩下的士兵都是泥捏的,看着长官死了就自动溃散?
    这战报简直荒唐到离谱。
    他强压怒火,召来亲信侍从武官,低声吩咐了几句。
    不久,武官回报,悄悄联系了前线宪兵,对方支支吾吾地承认,前线正在“紧急处理”大量阵亡者遗体。
    焚烧炉日夜不停,扫出来的骨灰都堆成了小山。
    朝香宫鸠彦王的心沉了下去。
    果然如此。
    他再看战果部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报告声称“予敌重大杀伤,预计歼敌过万”,“敌69军溃不成军,抱头鼠窜”。
    可他抬头看向墙上巨大的作战地图,代表敌我接触线的标记,与他昨天傍晚看到的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鬼子控制的区域,没有向前推进一寸。
    “八嘎呀路,岂有此理!”朝香宫鸠彦王终于忍不住大声骂了出来。
    歼敌过万,所以战线纹丝不动?
    这逻辑鬼才,连三岁小孩都骗不过。
    他颓然坐回椅子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这种离谱战报,他见得多了。
    陆军海军一个德行。
    当初沪上作战,海军不也号称第一天只阵亡了二十人,结果转头就哭爹喊娘求陆军支援,说什么一整个陆战队大队都打残了。
    入侵大夏,本就是一场豪赌。
    国内舆论早已被煽动起来,只等着金陵陷落的捷报传来,就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
    他现在要是戳破这层窗户纸,向大本营如实汇报前线进展不利、伤亡惨重,那岂不是显得他这个司令官无能至极?
    相反,如果顺着这些师团长的意思,把战报原封不动地报上去,万一将来出了大纰漏,他还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都是下边的人欺上瞒下,我也是被蒙蔽的!
    想到这里,朝香宫鸠彦王心中有了决断。
    他叫来参谋,面无表情地吩咐:“将仙台、京都两师团的战报,原样誊抄,即刻发往大本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5章朝香宫鸠彦王:阵亡一百,受伤六千?(9.26加更)(第2/2页)
    “嗨依。”参谋躬身领命,退了出去。
    朝香宫鸠彦王看着参谋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面子,总要维持住的。
    至于里子烂成什么样,只要盖子没被彻底掀开,那就还能继续糊弄下去。
    -----
    金陵,卫戍司令部。
    唐生智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窗外隐约传来的炮声已经持续了一整天,此刻虽渐稀疏,却更添几分大战后的凝重。
    他面前的书桌上,放着一把擦得油光锃亮的勃朗宁手枪。
    这位从辛亥起就投身行伍的老资格,经历过北伐,混战过军阀,自诩见惯了枪林弹雨。
    但直到今天,他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国战,什么叫做现代化的战争强度。
    往日里那些军阀混战,跟眼前这场围绕首都存亡的决战相比,简直如同儿戏。
    从清晨鬼子开始总攻起,他的心就一直悬在嗓子眼。
    炮声每响一下,他的眼皮就跳一下。
    他甚至悄悄准备好了这把制裁用的手枪,反复擦拭,把这把枪擦的油光锃亮的。
    只是,那黄澄澄的子弹,他却始终没有压进弹夹。
    说到底,他还是下不了那个决心。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啊!
    然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前线的战报陆续传来,唐生智惊讶地发现,尽管鬼子攻势如潮,炮火猛烈得前所未见,但各处防线,竟然一处也未被迫突破。
    尤其是方默负责的东线,紫金山一带稳如泰山。
    他仔细一想,很快就明白了关键。
    方默在沪上后期打得漂亮,使得撤回金陵的中央军各部基本建制完好,虽然补充了大量新兵,但骨架还在,战斗力犹存。
    更重要的是,鬼子绝大部分重炮火力,都被吸引去和紫金山上的69军炮兵进行对决了。
    这就使得南线雨花台、秦淮河光华门等地的压力相对减轻,其余中央军等部才能顶住鬼子的猛攻。
    想通了这一点,唐生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他拿起桌上那把勃朗宁手枪,自嘲地笑了笑,随手将其锁进了抽屉深处。
    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
    既然有方默这根定海神针在,东线固若金汤,那他唐生智还有什么好怕的?
    只要他还在金陵卫戍司令的位置上坐一天,这力挽狂澜、坚守孤城的声望,就会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这时,副官送来一份文件,是方默提出的建议,由原金陵警察部队负责维持城内秩序,并协助驱散百姓出城,为可能的巷战清理空间。
    若是昨天,唐生智可能还会犹豫,担心影响“誓死坚守”的形象。
    但现在,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大笔一挥,签上自己的名字:
    “准。一切按方军长意见办理。”
    “他的话就是我的话。”
    他现在对方默,可以说是要啥给啥,无比信任。
    毕竟,他的身家性命和未来前程,可都系在这位年轻的军长身上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