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夏,还在战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长,保重!87师,全体弟兄,谢过了!”
    他喃喃自语,随即猛地放下手,转身对参谋吼道:“命令部队,加快速度,别辜负了方旅长为我们争取的时间!撤!”
    随着部队的陆续撤离,方默及其独立第21旅“孤军断后”的事迹,如同插上了翅膀,通过电波、报纸迅速传遍了饱受战火摧残的大夏大地。
    《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几乎所有仍在发行的报纸,都在最醒目的位置,连续刊载着来自沪上的最新消息。
    “沪上孤狼方默,率铁血雄师死守孤城”
    “阵斩敌酋两名,今又独挡十万倭寇”
    “民族英雄方默,沪上最后之防线”
    一个个充满震撼力的标题,配着方默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那张目光坚毅的照片,彻底点燃了全国民众的激情。
    茶馆里,报童挥舞着报纸高声叫卖,瞬间被抢购一空。
    街道上,人们围拢在张贴报纸的公告栏前,情绪激动地议论着。
    校园里,学生们慷慨激昂,将方默的事迹编成话剧,高声朗诵着他的“名言”。
    所有的大夏民众都知道了,在沪上那座即将沦陷的都市里,有一位名叫方默的战将。
    他不仅曾在战场上阵斩鬼子两名少将,创下惊世战功,更在全军后撤的危难时刻,主动请缨,率领麾下将士,毅然决然地留在了最危险的地方,以身为盾,为袍泽弟兄争取生机。
    这是何等的胆魄!何等的担当!
    “方将军真乃国士无双。”
    “有此猛将,何愁倭寇不灭。”
    “愿苍天保佑方将军和他的将士们平安。”
    方默的名字,已然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在至暗时刻不屈不挠、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他的声望,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而这一切,甚至超越了国界。
    不仅白鹰、约翰、高卢等国的主要媒体大幅报道了他死守东方凡尔登的事迹,就连鬼子国内的不少报纸,也在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态下,提到了方默。
    《朝日新闻》在一篇战地通讯中,不得不承认“敌方将领方默之顽强,超乎想象”,其部队“战术刁钻,装备奇特,予皇军重大杀伤”。
    虽然通篇依旧充斥着“暴支”、“顽强之敌”等蔑称,但字里行间,那种又恨又怕又不得不带着一丝扭曲敬佩的复杂情绪,难以掩饰。
    就连一些极端狂热的鬼子少壮派军官,在私下议论时,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方默,是一个值得正视的对手。”
    能让视大夏如无物的鬼子产生这种情绪,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方默,以其赫赫战功和孤胆忠勇,真正做到了名扬四海,声震寰宇。
    他就像一面旗帜,牢牢插在沪上的废墟之上,告诉世人,大夏,还在战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