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除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紧接着的便是一声叹息:“唉…可惜啊。”
    “呵,早晚有一天可以回去的。”左晋拍了拍哲布的肩宽慰道。“哪怕是你这一代回不去,你的子女也早晚有一天可以回去的。辽东永远都会是中华的一份子。”
    “嗯。”哲布点了点头。
    随着窗外的风景变化,时间也逐渐推移。等到薛仁义三人大汗淋漓的走出厨房时,远处的太阳已经看不见了。
    连晚霞也半数隐在了地平线之下。
    “行了,行了,大家伙准备吃饭吧!”薛仁义站在桌子的一侧一面将做好的菜肴端上桌一面招呼众人到。
    宽敞的院子内被安放上了两张桌子,一张是左晋一行人的。而另一张则是言汐及李锦民的。但饭菜还未开动,左晋便听着门外边有些许的动静。
    “我去看一看。”左晋一面说着,一面起身离席。他走到门口,将院子的大门大打开。
    的确是有人。
    一小队孩子正呆坐在左晋一行人的院门门口,他们眨巴着眼睛,一张张在饥饿中饱经摧残的稚嫩面孔此刻正无声的看着开门的左晋。
    左晋将稍稍有些恍然,他目视着眼前的这些孩童,孩童们也注视着他。在如此极寒的天气中,不止一个孩子身着的单衣。
    “你们的父母呢?”左晋扶着门框问道。
    “我的爹娘没有了。”孩子里面靠近左晋的那一位说道。孩子的语气平淡,像是说出什么稀疏平常的事情一般。
    “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没有了。”
    “啊……”左晋哑住了,哑住的原因不在于他问出的那几个问题而在于他看见一个小孩子的头发是为红绳所扎起。他此前在军阵中也见过这样一根红绳,只不过对方身处的位置在于左晋的对面。
    “你的父母是?”左晋向着那一位扎红绳的小孩问道。
    小孩没有回应他,倒是在他身侧的一位大一点的孩子替他回答道:“小乐前几天去乞食的时候被老爷们打哑了。”
    “哦……”左晋没有在说话了。他忽地想起之前孙督师回陕西时,陕西白莲教起兵的事情来。左晋对于镇压白莲教一直都是颇感自豪的,他认为自己保境安民,也算的上是为一方水土的人做了点事情。
    但是白莲教起义不是无风而动,其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渭南,孝童的百姓已经逐渐吃不上饭了。
    的确,乡绅们在白莲教的起兵中有一部分作用。但白莲教起兵的最大拥趸还是那些吃不饱饭的农民与市民。那些人早已经别无生路,他们唯一的寄托便是希望起兵后可以吃上饱饱的一顿米饭。
    哪怕是狗食他们也乐意,因为再如此下去等待他们的便只有饿死这一条路径。
    而左晋粉碎了他们的这种期望,的确,左晋剿灭了不少白莲教教众。但他杀的最多的还是那些居无所依,食无所物的普通百姓。作为孙督师手下的将领,左晋毫无疑问的是侩子手之一。
    镇压了白莲教左晋的确使得渭南这几个县重归于往日,但是在往日给百姓们的选择也只不过等死这一条路径。
    “左千户?”言汐的声音从左晋的身后传来。这位身材平瘦的女子此刻正端着两碗米饭站在左晋的后侧。而在言汐后方的则是李翰、薛仁义、孙守道这三人。
    “那个李洪过去拿米了,他和那个丫鬟在一起打算多煮一点。”李翰端着饭碗解释道。
    “过来吧。”言汐端着米饭蹲在远门口的台阶上,她将手中的饭碗请请放在了孩童们的面前。
    “谢谢姐姐。”一个小孩子壮着胆子走过来抓了一把言汐的饭,但他却没有自己吃。他带着手中抓紧的饭跑到了孩子们的后面,将手中温热的米饭递给了一个几乎是倒在地上的幼童。
    幼童的脸颊消瘦到了极致,附在骨头上的唯有浅浅的一层皮囊而已。
    “来吧,来吧。”薛仁义一面学着言汐的样子,一面柔声说道……。
    秦王府邸
    比起左晋一行人在渭南的寒酸,秦王府邸里面现在可谓是张灯结彩。连佣人们此刻都一个个绽开了笑言。
    他们将灯笼外的剪彩换成小羊的样子,因为即将到来的崇祯一十六年是吉利的羊年。在秦王府的桌子上摆满着下边百姓一辈子都不曾见过的伙食,一些食物甚至被雕成象征着吉利的模样。
    “光耀啊,你看本王的这件衣物如何呀?”秦王朱存极得意洋洋的对着身旁的近侍郑烛炫耀道。
    “秦王王爷果真不凡啊,穿上这件衣服真是光彩夺人。”近侍郑烛谄媚道。
    “哈、哈、哈、哈,我知道你小子又是在拍我的马屁。但今天本王乐意,也就不继续为难你了。你知道这件衣服是哪里送过来的吗?”
    “小人不知。”
    “哎~谅你也不知道。这衣服啊,是我花了上千辆银子在南京找专人订制的。你看看这布料,唉,这不错。”朱存极的兴趣颇为兴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