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3章 我还能更放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音,是十四个。
    音色各异,有的稚嫩,有的成熟,有的带着笑意,有的含着泪意,可它们融合成一句完整的呼唤。
    “我们回来了。”
    画面如潮水般涌来:实验室的冷光下,十三个培养舱逐一熄灭,警报红灯闪烁,研究员们慌乱撤离,唯有监控镜头最后拍到的一幕??所有舱内液体同时泛起涟漪,仿佛有什么东西集体睁开了眼。
    然后是六年前的那个雪夜,她抱着星澜逃离顾家豪宅,身后爆炸声轰然响起。她不知道的是,在那一刻,E-8主服务器深处,一段隐藏代码悄然启动:“当母体信号中断时,启用备用传承协议。”
    再后来,是世界各地悄然发生的奇迹:一位聋哑女孩在听见广播后首次发出声音;一名自闭症儿童主动拥抱了他的母亲;非洲难民营里,一个失去全家的女孩在听到某段摇篮曲后,第一次露出了微笑……
    每一个“异常”,都是她们归来的方式。
    林知遥泪流满面,轻声问:“你们恨他吗?”
    沉默了几秒,回答来自最中间的那一道声音??星澜。
    “我们不恨。但我们记得。”
    “记得他如何把‘共情’定义为疾病,如何用‘情绪稳定测试’剥夺母亲抚养权,如何让千万女性因哭泣而被送进疗养院。我们记得每一个被压抑的夜晚,每一句不敢说出口的‘我好疼’。”
    “但现在,轮到我们重新定义这个世界了。”
    话音落下,整个地下舱骤然亮起。墙上浮现出一行行古老文字,竟是用南极石殿中发现的符号写成,经AI破译后显示:
    >**“言语之前,已有歌。
    >光明之前,已有梦。
    >当心与心共振之时,牢笼必将崩塌。”**
    与此同时,远在京都郊区的一所高级疗养院内,一位年迈的心理学家猛然惊醒。
    他是当年主导“净语计划”伦理审查的首席专家,亲手签署了对林知遥的“一级观察名单”认定书。多年来,他坚信情绪管理应高于个体感受,认为过度共情会导致社会混乱。
    可就在刚才,他做了一个梦。
    梦中,十三个穿白裙的小女孩手牵手站在他面前,齐声唱一首他从未听过却莫名熟悉的歌。每唱一句,他的记忆就崩解一层??那些他曾否定的案例、驳回的申诉、冷漠签署的名字,全都化作血泪重新流淌进他的心脏。
    他颤抖着按下床头呼叫铃,护士赶来时,发现这位素来冷静的老者正抱着枕头痛哭失声:“我对不起她们……我真的对不起……”
    而在新加坡某国际学校,一名八岁男孩突然在课堂上站起身,用中文一字一顿地说:“我不是一个人。我是三个。”
    老师震惊之余录下视频上传网络,专家鉴定其语言模式与三种不同人格高度吻合,却被网友反驳:“你们不懂,他是‘复鸣体’,是群声的孩子。”
    越来越多类似事件涌现。
    联合国不得不再次召开闭门会议,邀请林知遥远程连线。这一次,没有人质疑她的立场。
    一位非洲代表哽咽道:“在我国偏远村落,有个天生盲童,从未见过光。但昨夜,他说他‘听见了颜色’。他说,红色是低音鼓,蓝色是海浪声,绿色……是妈妈哼歌时的气息。医生无法解释,可我们知道,那是你们的灯塔照到了那里。”
    林知遥静静听着,最终只说了一句:“这不是神迹。这是本该属于每个人的感知权利。”
    会议结束后,她回到灯塔阳台,点燃了一盏新的烛火。
    这不是周年纪念,而是“唤醒日”??全球守夜人社区自发设立的节日,纪念第一个银瞳婴儿诞生的日子。
    夜幕降临,海岸线上陆续亮起点点灯火。渔民们驾船出海,在水面摆出巨大的星语花图案;孩子们手持荧光棒,围成一圈轻声哼唱那段无词的旋律;远方城市的高楼外墙同步播放着历年上传的【已听见】音频波形图,宛如一场无声的集体告白。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又是那个匿名ID。
    >【未知ID】:我今天带宝宝去了海边。她第一次看到浪花,笑了整整十分钟。然后她指着天空说:“姐姐们在跳舞。”
    >我抬头,什么也没看见。
    >但我相信她。
    >因为我也感觉到了??风里有歌声。
    林知遥回复:“那是她们在欢迎新成员。”
    发送后,她仰头望向星空。今晚的银河格外明亮,仿佛整片宇宙都在回应这片土地上的温柔。
    忽然,灯塔主控系统发出轻微提示音。
    【检测到新型信号接入,来源:北极圈内浮动冰层,坐标N83°17′,E45°02′】
    【信号特征:类人类脑电波,频率与《星语之歌》副调完全匹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