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9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条胳膊撒娇。
    允禩看着眼前这一幕,再想起当年自己被皇阿玛厌弃,病得迷迷糊糊地从京郊被赶出来回京城,在马车上,他握着妻子的手,感受到旁边人的泪水一滴滴地落在他的手背上。
    当时,他觉自己活不了了,连上奏给皇阿玛的遗折都想好了。
    如今想来,只觉恍如隔世。
    “阿玛,你愣什么呢?额娘问您晚上吃羊肉锅子好不好?把哥哥也叫来。”
    允禩摸摸女儿头上插着的一只蝴蝶发钗:“好啊。”
    就这样吧,挺好的。
    在胤禛看来,弟弟们肯低头装乖就够了,朝野看着他们天家父子兄弟和睦亲热,有这个面子过得去就行。
    胤禛也不指望每个人都对自己感恩戴德,能听话办差干活儿,这就够了。
    但世上的事儿太多了,总有人让他不痛快。
    雍正二年二月,田文静调任河南,是为河南布政使,作为雍正皇帝的宠臣,积极的新政改革先锋,他受命在河南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
    但这个政策施行得很不顺利,或者说,困难重重。
    首先,什么叫做“士绅”呢?
    按照最客观的解释,“士绅
    ()”指的是在地方上有财有势,或得过一官半职的人,多数是家有资产的大地主或者是退休的官僚,或与官僚有关系的人。
    清朝初期,旗人入关,那会儿满人少汉人多,为了实现对基层百姓的有效管控,也为了缴税和征收顺利,清朝统治阶层给予了士绅这个群体很大的宽容,免除他们本身的差役杂半,一应征调,可以不参与。
    在乡间,也给了这些人很大的权利。
    种种举措,就是为了让士绅阶层能充当官府和百姓之间的连接桥梁,对上,能配合官府施行政策,对下,能安抚百姓治理同乡,以此来实现满人统治汉人,少数管理多数的局面。
    但是,万事过犹不及,在官府的支持和纵容下,士绅阶层的特权迅速膨胀发展,他们逐渐发展壮大,收揽无地平民,恶意土地兼并,而且,不上税不徭役。
    只进不出,财富和权势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隐户越来越多,土地开垦得多了,但没人上税啊!
    平民沦为奴仆,土地也进了士绅的手里,士绅是不上税的,他们拥有最多的土地,但却一文钱不出。
    赋税收不上来,税率只会越来越重,于是有更多的人沦为无地的贫民,最后卖身给士绅大户。
    恶性循环下去,对于国家财政是巨大的危害,甚至伤及朝廷的根本利益。
    更何况,士绅阶层的危害不止于此,他们倚仗功名,包揽诉讼,欺压平民,乃至串联同年、同乡、同宗,互相勾结,藐视国法,左右朝廷用人,争权夺利,为害一方。
    可以说,在地方上,家法大于国法是很正常的事,宗族势力完全盖过了朝廷的威慑力。
    康熙末期,这些事已经暴露出来,但是康熙已经无力去整治了。
    雍正上位后,深知改革必须要立刻施行,而第一个开始的,就是河南。
    河南,作为当时治理黄河的重要地区,对于人工徭役的需求非常大,但是,最大的士绅阶层是“免徭役”的,这就出现了矛盾。
    五月份,河南汛情告急,一时征募民夫来不及,于是开归道封丘县令唐绥祖规定,按田亩数量来征民夫,而且,更细节地规定了,沿河大堤一二百里有地的地主,按照佃户多少,要出民夫,配合堤坝工程。
    最重要的,严格遵照田文静的要求——“士绅里民,一例当差”。
    这可捅了马蜂窝了,封丘县很快就爆发了不满“绅民一体当差”政策,而爆发的罢考事件。
    按着这些士绅的想法,自从清帝入关,我们就一直是受优待的,从我上边老爷爷那辈儿,我们家就没干过活儿!凭什么让我们出人干活儿啊?!
    实际上,他们完全可以出银子雇佣民夫,或者让家中的佃户来充数。
    但是,这些人被优待惯了,一点亏也不肯吃,掏钱不行,出人更不行,我们就是不干!
    他们反抗的方式是什么呢?罢考!
    时任河南学政的张廷璐在开封府按考时,封丘县的生员,仅有二十三名考生应试
    (),捫?????()?『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可是应该有一百几十人呢,这会儿连零头都不够。
    这还不算完,他们自己不考,也不肯让别人考试,竟敢抢去并撕毁参考考生的卷子,还宣称,参与考试的人就是跟他们对着干,更是堵塞考场门口,不让人进去,大声道,今儿谁要想进去考,就从我们的身上踏过去!
    简直是无法无天。
    但当时的负责官员是什么态度呢?纵容,甚至间接支持。
    原因很简单,这些官员,也属于士绅阶层,他们是朝廷的官员,是雍正的臣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