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虚影冷冷道,“我不是劫掠国库,我只是提前执行了三天后的御批文书。若要说假,也是未来的皇帝自己签了真字。”
话音落下,虚影抬手一挥,空中浮现一行血色文字:
**“庚戌年七月初九,户部奏请开仓赈灾,准。”**
落款赫然是当今圣上的亲笔朱批!
“这……这怎么可能?”尚书失声,“今天才七月初六!三天后的事……怎能提前显现?”
“因为时间,并非单向流淌。”虚影淡淡道,“而你们所谓的‘规矩’,不过是强者编织的牢笼。现在,牢笼裂了。”
说完,虚影消散,只留下满堂惊惧。
与此同时,七十二座密库中的封印虽已破碎,但诡异的是,那些被搬空的库房并未真正“清空”。每一只木箱、每一袋粮食,在消失的同时,都在原地留下了一道模糊影像??像是时间错位后的残影,久久不散。
有细心官员发现,这些残影竟在缓慢移动,仿佛……它们其实从未离开,只是被某种力量暂时“挪移”到了另一个时间节点。
“他不是偷走了物资。”一名老吏颤声道,“他是把它们‘提前送走’了……等到三天后正式批文下达时,库存会自动补全??因为他已经完成了那个动作。”
全场死寂。
这意味着,仓廪足并未真正违反律法,他只是**让结果先于程序发生**。
这是一种近乎亵渎天道的操作,却偏偏滴水不漏。
“疯子……真是个疯子……”尚书瘫坐在地,“他不仅绕过了流程,还让流程成了他的帮凶……”
***
玄天宫,观星台上。
紫金道袍老者望着水晶球中不断跳动的命运丝线,眉头紧锁。
“他用了‘因果倒置’。”他低语,“先把果实现,再等待因成。这样一来,即便天机追溯,也无法定罪??因为一切最终都会‘合规’。”
年轻道士震惊:“那岂不是说……他根本不会受到反噬?”
“不。”老者摇头,“反噬仍在。强行推动因果逆行,灵魂会被时间长河反复冲刷。你看他胸口渗出的血迹,那是‘时痕’,每一滴都是寿命的燃烧。”
“可他为何如此执着?”
老者沉默片刻,忽然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四天凌霄’必须由凡人启动吗?”
“因为……唯有未经雕琢的天命,才能打破既定轨迹?”
“不错。”老者点头,“天命系统越完善,就越僵化。而真正的变革,从来不在庙堂之上,而在蝼蚁之中。仓廪足送去的不只是粮食,更是希望??一种‘原来还可以这样活’的认知。”
他望向北方,眼中浮现出一抹罕见的敬意。
“他在播种。一颗名为‘不信命’的种子。”
***
数日后,边境八州陆续上报灾情缓解。
原本预计死亡二十万人的庚戌大灾,最终仅亡七千三百余人,且多为前期延误所致。百姓感激莫名,纷纷立牌祭拜,称有一黑衣使者夜降粮草,救万民于水火。
民间开始流传一首新谣:
>“黑云压城城欲摧,
>忽有影客自天来。
>不带刀兵不带甲,
>单手搬尽九州财。
>朝堂怒吼要诛他,
>百姓焚香供牌位。”
更有激进者,在城墙上刻下八个大字:
**“法大于命?我不认!”**
朝廷震怒,下令严查传谣者,拆毁私设祠堂,抓捕所谓“妖言惑众之徒”。可越是压制,反抗之声越盛。一些地方豪族甚至暗中资助流民组织,仿照那夜物资分配方式,自行设立“义仓”。
而这一切的背后,一道看不见的链条正在成型。
北关少年顾云止,已悄然离开难民营。他身上带着那块青铜碎片,以及仓廪足留下的最后一道印记??藏于辟山岳丹药底部的一行小字:
**“往南三百里,入青梧谷,寻一口古井。”**
他一路乞讨前行,途中多次遭遇官府盘查,皆因体质虚弱未被重视。终于,在第七日黄昏,他抵达青梧谷。
山谷荒芜,杂草丛生,唯有一口枯井孤零零矗立中央。井口布满青苔,石壁上刻着几个几乎风化的字:
**“安靖到此,待友归来。”**
顾云止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十五年了,他第一次确认,自己不是弃子,不是传说,而是有人拼死守护的真实存在。
他取出青铜碎片,轻轻放入井中。
刹那间,大地轰鸣,整座山谷剧烈震荡。井底深处传来古老钟声,一声接一声,穿透时空壁垒。紧接着,四道微弱光芒自不同方向遥遥呼应??东南西北,各有一处遗迹同时苏醒。
**四天凌霄,命格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