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地变革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朱爽呵呵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咱也是想这大明王朝,能传的久一些!”
    “大明王朝,必定万世……!”
    “莫要胡扯了,怎么可能万世。若无本宫,能传三百年就不错了!”
    曹锦听这话,当真吓的半死,慌忙跪地道:“老奴胆小,殿下莫要再吓了!”
    朱爽哈哈一笑,“你啊,且去休息吧,有什么话,明儿再说!”曹锦这才离开。
    转过天,朱爽来文华殿,又一大批奏本送到。
    朱爽随意翻看几本,旋即招来朱尚炳,命其处理政务。
    自己则招来解缙,跟他讨论田亩制度改革的事了。
    瞧见朱樉写的“大明田亩制度”草稿后,解缙惊讶万分,因为这份制度草稿,充分考虑到了底层百姓的利益,可以说非熟悉地方政务的官吏是写不出来的。
    “殿下,却不知这封草桉,何人所写?”
    “是我写的!”
    “您?”解缙无论从眼神,还是语气,都是各种不信。
    朱爽解释,“夜里睡不着,随意写了些,也不知实不实用,还请缙绅帮着瞧一瞧!”
    解缙忙道:“殿下言重了,臣身为翰林学士,帮殿下答疑解惑,乃是臣子的本分。要说这田亩制度写的虽有些粗糙,但核心意思基本表达清楚了,也能保护底层农户手中的土地,不至轻易被乡绅、勋贵夺去!”
    朱爽道:“你是说,即便这制度执行下去,底层百姓,依旧有失去土地的可能?”
    解缙笑道:“那是必然,朝廷的政策再好,可要执行下去,让百姓获益,关键还在于办事的人。朝廷的规定再好,底层的官吏选择性的执行,百姓们也是有苦难言啊!”
    朱爽道:“你的意思是,变法先选官?”
    解缙微微点头,“是这个意思,古来能成大事者,必有自己的根基班底。殿下将来登基,满朝公卿都算您的班底。可这当中好多人,您并不熟悉,更不知他们做事如何啊!”
    “你的建议是?”朱爽问。
    解缙道:“明年又是科考之年,殿下何不在这批人里,好好挑些有用的干才培养。”
    朱爽微微点头,“倒也是个法子啊!”
    想想也是,雍正搞什么官绅一体纳粮时,天下的督抚多数都在阳奉阴违,也就河南布政司田文镜用心推行。除此之外,还有李卫、鄂尔泰肯于任事。
    而朱爽麾下,原本的班底是没多少人才的。
    朝廷方面,倒也有些能臣干吏,就得用心挑选一番了。
    又聊了好一阵,曹锦来报,说肃王朱楧前来谢恩。
    朱爽命解缙自去忙,宣肃王进来。
    不多时,身穿亲王常服的朱楧,迈步进了文华殿,英气勃发。
    “臣,肃王朱楧,叩见太子殿下!”
    朱爽忙上前搀扶,“哎,自家兄弟,何必多礼?”
    朱楧起身道:“其一,礼法不可废。其二,自然是要谢二哥厚赏之恩啊!”
    朱爽笑道:“些许财物,不足挂齿!”
    朱楧羡慕道:“二哥家产丰厚,旁人所不能及,却不知那万两白银,够臣弟攒好些年了!”
    朱爽道:“把你封在甘州,确实苦了些。咸镜道虽也荒凉,可好歹是实封的国土。等你移藩之后,我命朝廷组织移民,往你那边充实人口。”
    朱楧听这话,当真大喜过望,“如此,臣弟真的是感激不尽啊!”
    对于实封的国主来说,土地、人口是最基本的要素,没有人哪来的钱粮、兵源啊!
    朱爽忽有个想法,“对了,老十四,你瞧瞧这个!”
    说罢,将“大明田亩制度”草稿递了过去,朱楧接过瞧了半天,一脸茫然。
    他一脸年纪小,二来不曾处理过政务,不知这东西有何特别之处。
    “二哥的意思是,要我在封国内,施行这样的制度吗?”
    朱爽道:“不错,不仅如此,在你的封国内,人人都要当差纳税,你觉得如何?”
    话说朱爽在朝鲜时,虽号召四个藩国打土豪、分田地,却只是宏观部署。
    四家的具体施行,压根没空过问,更不用说土地所有权问题,一体当差问题了。
    就是连免税三年的政策施行,都未必能落实到实处。
    所谓天高皇帝远,那几家要偷摸变花样的收钱,他也没法子。
    是免了三年田赋,回头用别的名义再把钱收上来不就得了。
    朱爽现在想想,他那几个好弟弟、好大侄,很有可能这么做的。
    所以,朱爽想从品行还不错的朱楧这下手,让他的封国,成为大明改革的试验田。
    可朱楧尚未意识到,他那边荒凉贫瘠的土地会有多重要。
    “反正,臣弟的封国,可以自由做主,您说都要当差纳税,那便全都收呗!”
    朱楧说道这,还以为朱樉觉得他太穷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