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既得利益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建元二年十二月末,长安城内比肩接踵,百业兴旺。
    一来,年关将近,无论是当地的富家大族,还是底层的普通百姓,都在置办年货。
    二来,自然是各地的商贾、官员、勋贵乃至藩王因为各种理由进京,是以各处城门就显得比较拥挤了。
    为了解决贵人入城难的问题,五城兵马司将距官道最近、路况最好的几处城门设为贵人专用,这段期间只许五品及以上的官员、勋贵才能走。
    即便如此,这几处城门也不顺畅。
    因为如今的大明,尤其是关中地区,豪商巨贾太多了。
    随便花点银子,原本五品及以上官员才能通行的城门,就向这些人开放了。
    更有一些纨绔子弟,压根就没有官位、品级,也通过这几处城门外出游玩、打猎。
    到最后弄得连贵人出入城的专用通道,也开始排队了。
    通化门外,肃王朱楧的车队就在队伍里排着。
    按照他实封藩王的地位,原是该有礼部的官员出城迎接,兵马司为其开道的。
    不过朱楧素来低调,不愿大张旗鼓,车队方面并未挂出明显的旗号。
    礼部那边又因临近年关、武将封赏、藩王回京等一堆事,忙中出错竟给忘了,才出现眼前这幕。
    “上次路过长安,还没这么多人,不想几年未回,竟如此繁华了!”
    朱楧掀开马车厚重的车窗帘布,向外面张望,不禁感慨道。
    王妃孙氏说:“咱们上次路过,这里还只是省城,如今是大明的国都自然不同,等再过几年,就是它周边的府县,怕也比咱们那强啊!”
    孙氏还是有些怨念的,毕竟女人天生便爱慕繁华。
    她跟了朱楧,先是去西北吃沙子,府内穷的叮当响。
    好不容易移藩实封去了朝鲜,结果分到的却是最贫瘠的土地。
    若论整个王国的财政状况,自然是比从前的肃王府好太多。
    可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半岛上四个王国,就属他们的藩国最穷,搁谁心里也不好受啊!
    此刻回京,见长安城繁华的连入城都要排队,孙氏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朱楧道:“这有什么可比的!”
    孙氏冷哼,“咱们虽是实封的藩王,可要我说,没比乡下的土财主强多少,过的还不及关中的豪商呢!”
    要说孙氏从前,也是颇明事理的大家闺秀。移藩实封的时候,虽觉土地、人口差了些,但想着夫妻俩好好经营,总能将藩国发展起来。
    可到了后才知道,有些东西如果先天没有,后天再怎么努力都没用。
    朱楧在封国内大力发展海贸、渔猎,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可因为土地、人口劣势明显,依旧比不过一旁的朱高煦。
    那小子喜好酒色游猎,对政事不是很上心,可因为土地、人口资源好,没几年便府库充盈,军力强盛,号称东北第一强国。
    最近一段时间,高丽国的军队更是常常越境偷猎,与朱楧的部队发生冲突。朱楧窝火,王妃孙氏亦觉得憋气。
    趁着这次回京,两人打算好好跟朝廷哭诉一番。
    此刻低调进京,亦合二人心意,怎么也能博取一下朱樉的同情吧!
    您看,不光大侄子欺负咱们,连礼部的官员都不把咱当回事,这不就是欺负老实人吗!
    正想着时,原本缓慢移动的车队,又停了。
    孙氏这会身子不舒服,用手按太阳穴,不悦道:“怎么又停了,要不,把旗号亮出来吧!”
    朱楧道:“若早早亮出也就罢了,这会亮出,未免叫人耻笑,再等等吧!”
    孙氏掀起一点帘布,向外张望,“怎么了这是?”
    却见出城的那边道路,有一帮护卫簇拥着两个同骑一匹马的人,男的四五十岁,身形富态,圆头笑脸。怀中女子双十年华,体态婀娜,妩媚动人。
    见这二人骑马经过,孙氏纳闷,“不想京城风气如此开放,大庭广众下男女同乘一马,好不知羞!”
    朱楧则皱起眉头,“我怎么好像,见过那胖子呢!”
    孙氏纳闷:“莫非是皇上潜邸时的旧臣?”
    朱楧道:“想起来了,当年尚烈、尚煜两位贤侄来府内送赏赐,这胖子跟在一旁啊!”
    孙氏道:“原来是皇上身边的老人,怪不得如此!天子家奴,都比王爷风光!”
    朱楧听这话面色不虞,却也没说什么。
    因为藩王有时候,真不如天子家奴风光。
    就说去年,他想多弄些烟草增加收入。
    可大明烟草司的人,连他的国相都没正眼瞧,直接就给打发了,差点没把那位老儒生气死在长安。
    朱楧这次归来,亦有跟朱樉好好聊一聊,请求多给一些烟草配额。
    因为这东西是硬通货,拿到就是赚,无论是销往草原还是日本,都能换成银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