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缘故啊!”
一旁的朝廷重臣,见傅友文说的谄媚,都微微皱眉,却又不得不佩服傅友文的急智。
别的不说,这老小子执掌户部这么多年,身上可不怎么干净。
想必皇上也是略有耳闻的,却不动他,自然是对他颇为满意。
一方面是因为傅友文确实有些能力,其次便是因为他能放得下朝廷重臣的身段,敢毫无顾忌的说些非常谄媚的话吧!
至少朱樉听得颇为高兴,手捻长髯道:“益质有心了,以后,咱大明的官员,就要多向他学习,什么事,多从百姓的角度考虑,不要总是高高在上,摆父母官的架子!”
一众官员瞠目结舌,向傅友文学习?话说皇上您是真不知这老小子的生活有多奢侈吗?
若都像他那般,目前的民脂民膏,可有些不够分啊!
然无必胜的把握,谁也不愿贸然与傅友文结仇,都讪讪道:“臣等遵旨!”
“行了,去吧!”
小朝会散去后,官员们三三两两往外走,相互低声议论,越发觉得朱樉的观念奇怪了。
明明是天家贵胃,亲王出身,更曾虐杀百姓无数,怎么就忽然变成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了?
不仅如此,还嫌弃咱们官僚?
话说皇上不是冲着什么了吧!
傅友文那边,则非常有效率,先去银币提举司印了十三万张购棉优惠卷。
因为整个直隶(长安府)也就十万多户,这当中还会有些大户人家,懒得去领。
随即,傅友文按各县的户数,将优惠券发到各县衙,在令百姓们去县衙领券。
因为少了耗时、繁琐的购棉环节,各县虽略有拥堵,却很快就将优惠券发完了。
百姓们拿着券,去户部指定的棉花商家兑换购买,很快便以低价买到棉花,一个个皆喜笑颜开,口称朝廷恩德。
而外地的百姓见此情景,便有些不是滋味了。
“朝廷待关中之民,何其厚也,怕百姓买不起棉衣,竟以如此低价让利!”
“嗨,这世道,钱啊,都是流向不缺钱的人,好东西也是流向不缺它的人。就说这关中百姓,这些年得了多少实惠?便是普通的耕读之家,仓内亦有百十石粮食。一个卖苦力的矿工,一年能赚多少银子?他们差这点优惠吗?还要给补贴,真是不公平啊!”
两个外地的行商,见此情形忍不住吐槽,上点年纪的说:“都是命啊,比不了!”
年轻的愤愤不平,“朝廷不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