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农业税减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封建时代,商贾只能依附于官僚、士绅,当整个勋贵、官僚阶层,都被皇权压的透不过气时,所谓的商贾是掀不起大风浪的。
    而在朱樉的强势推动下,烟草司的改革有条不紊的进行,很快在全国各府、县建立分公司,实行专卖制度。
    于此同时,朱樉刻意降低了烟草的批发价,限定零售价,提高出货量,扩大了市场规模。
    市场方面很快捷报频传,到建元三年四季度时,烟草司每月的利税总额,已经突破一百二十万两了。
    一个整年的利税收入,能达到一千五百万两。
    瞧见这样的财报数据,满朝文武即无比震惊,又觉理所当然。
    乾清宫,朱樉将太子朱尚炳召来,问他有何感想。
    “父皇洪恩,天佑大明,降下这等神奇作物,有了这些钱,朝廷便再无缺钱之忧了!”
    朱樉道:“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朝廷若不施仁政,使得百姓造反,再多的银子也不够填军费的窟窿!”
    没举的例子是,嘉庆收拾了和珅,府库充盈。
    可五省白莲教起义,足足耗费了清廷两亿白银,才将其镇压下去。
    至于后来的太平天国,耗费的银子就更多了。
    烟草司这点利税收入,放在和平时期很可观,可在这种波及半个国家的大起义面前,真有点不够看。
    朱尚炳也知这个道理,一副受教的模样,“儿臣知晓,定后告戒后世子孙,要施行仁政!”
    朱樉道:“这是一方面,今天叫你过来,是告诉你,将来莫要被臣子们忽悠,将烟草司的收入拱手让出去。更不可纵容贪腐,你可知晓?”
    朱尚炳后背发凉,因为细查才发现,不仅他的母后参与其中,宫中的一些太妃、掌权的大太监,朝中的诸多勋贵,甚至很多京官收到的“冰敬”、“炭敬”,都有从烟草方面贪腐来的银子。
    因为邓氏参与其中的缘故,朱樉对“曹二勇桉”称得上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别看将原秦王府的人调离,将涉桉的中下层官吏法办。
    曹二勇之上,只死了一个大太监曹壬。
    就连老太监曹锦,最后也放了。
    家产、积蓄发还,只是把宫内的一切官职免了,允许他留在长安养老。
    以致满城都传,曹锦就是整个贪腐桉的幕后黑手。
    奈何服侍朱樉年头太久,居然全身而退。
    等到他和后世子孙当政,这些事怕是依旧不可避免啊!
    “儿臣晓得,必然会持续反腐,不令烟草司成为赃官的钱袋子!”
    “你晓得就好,这大明终究是你的,朕做的再多、再好,出一两个败家的昏君,衰落也就几十年的事。”
    朱尚炳闻言愈发冒汗,总怀疑是朱樉对他在贪腐桉中的表现不满,忙说道:“父皇放心,儿臣必定兢兢业业,宵衣旰食,将来也会好好教导皇孙,令其成为有为之君!”
    “你晓得就好,另外,找时间写一封奏疏,请求朝廷减免税赋!”
    朱尚炳听得一愣,未料朱樉召他过来的最终目的,竟然是这个。
    旋即心中狂喜,因为帮着百姓向朝廷争取免税,历来都是很露脸的。
    他这个太子此刻虽然颇有仁德之名,可谁会嫌“好事”做的少啊!
    若能由他上书,成功帮天下大规模减免赋税,无论是官僚士绅,还是普通百姓,都会感念太子仁德的。
    “却不知,父皇准备减免的额度是?”
    朱樉道:“朝廷能收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烟税,差不多值三千万石粮食,就减免一千万石吧!”
    “一千万石?”
    朱尚炳忍不住惊呼,放在洪武二十五年之前,这个数额超过朝廷一年粮赋收入的三分之一,是不可想象的。
    而到了建元年间,减免额度亦超过百分之二十,亦是很大一笔钱粮了。
    见朱樉微微点头,朱尚炳忙躬身施礼道:“儿臣,替天下百姓,谢父皇洪恩!”
    朱樉笑道:“这才哪到哪啊!朕的本意是有一天,朝廷不再向百姓征收田赋,到那时才是真正的盛世!”
    “不再征粮?”
    朱尚炳喃喃说了句,不敢相信会有那么一天。
    却说道:“儿臣相信,在父皇的带领下,大明会有这么一天的!烟草司一年的收入,已经能抵得上过去田赋的收入了。咱们大明还有茶叶、盐、铁器、玻璃、瓷砖,儿臣相信,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朱樉道:“那是自然,就是朕终有老去那一天,到时就看你了!”
    朱尚炳忙跪地道:“父皇说的哪里话,您正值春秋鼎盛之际,这大明的一切,还要看您啊!”
    朱樉呵呵一笑,“行了,去吧!”
    “是!”
    见朱尚炳说罢,却不肯起身。
    朱樉道:“怎么了?”
    “儿臣有一言,想替母后问!”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