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也正想与人说说呢!”
俩人一聊才发现,对帖木儿、金帐汗国、德里苏丹国、马穆鲁克等都十分了解。
朱棣惊喜道:“不想凉国公,对西方有此研究?”
蓝玉苦笑:“我的情形王爷也知道,在大明境内无用武之地。可我不想老死于病床上,如今知极西之地,尚有不逊于中原的繁华所在,朝廷又这般支持,自然要奋力西向,为大明开疆拓土啊!”
朱棣道:“我亦有此雄心,凉国公若不嫌弃,随我一同在河中建国如何?”
蓝玉闻言一愣,其实对于移藩实封,建国什么的,没有多大兴趣。
他毕竟就一个女儿,还是蜀王妃,建了国又有什么意思,总不能让外孙继承吧?
而他本身已经做到大明最顶尖的国公,放着大明的国公不做,去朱棣的新国当勋贵,怎么琢磨也不太划算啊!
然朱棣亦是一代雄主,靖难之役时能说出与宁王平分天下,此刻亦能忽悠蓝玉啊!
“凉国公,极西之地,汉人稀少。我们就像周时被封的诸侯一般,须不断与蛮夷争斗,才能建立长久稳固的统治。所以郡县之法,在那边是行不通的,还得是周朝的分封制。
临行之前,我与皇兄畅谈,他亦支持我在那边建立类似周王朝的国家。”
蓝玉好奇,“王爷的国号,也叫大周吗?”
朱棣道:“不,皇兄已经赐下国号,为大英王国!”
“大英,王国,听着倒也霸气!”
朱棣惊喜道:“凉国公也这么觉得?”
见蓝玉点头,朱棣欣喜道:“说实话,一开始还不太习惯,可多念几次,便觉也还好了。
皇兄亦说,我这大英施行分封,亦称联邦制,下设诸多实封的邦国。
我观这二十万大军,在无能比的上凉国公的,还请国公相助啊!”
蓝玉听罢踟蹰,他之前是想一直向西,打到海边去。
然这只是他的豪情,也得将士们愿意才行啊!
一旁的蓝封,已然心动。
他四十来岁,正是想建功立业的年纪。
也知道极西之地没那么好打,要能在朱棣的大英王国境内,当一个联邦的国君,亦是不错的选择啊!
当父子俩转回自己的队伍,说起这事时,蓝封便明确表态,觉的跟着朱棣在河中地区建国,是个不错的选择。
蓝玉听罢,也有些心动。
可河中之地到底如何,他也不知晓,便决定等一等再表态。
却说大军一路西行,到六月时,湘王朱柏、宁王朱权统领的骑兵部队,抵达阿力麻里。而后面的大队人马,才出玉门关。
安西布政使铁铉,都指挥使瞿能,率众出迎,并提供大量的肉食果蔬劳军。
城中,最大的酒楼内。
铁铉、瞿能等人设宴,为两位王爷接风。
席间,朱权好奇,问这二人可知西边的事吗?
铁铉道:“往西走可不容易,过了西边的山口,是一处类似河西走廊的地方,然地理环境,却比河西走廊更恶劣!”
朱柏道:“能隔绝华夏与极西之地,想来环境不咋样啊!”
铁铉道:“虽说环境恶劣,却是古来的交通要道,这些年一直商旅不断。古时的玄奘法师,便是从那边绕去天竺的!”
朱柏道:“东晋僧人法显从长安沿古丝绸之路西行求佛,归来后着有《佛国记》。他在书中描写经过葱岭的路程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啊!’”
铁铉闻言一愣,不想朱柏一个王爷,还懂这些!
朱权更纳闷,“你不是一直崇尚道家吗?怎么和尚的书也看?”
朱柏哭笑不得,“略有涉猎而已!”
几个人畅谈帖木儿帝国的形势,夜深方散。
之后一个月,基本处于修整状态。
到七月时,才开始继续西行。
翻越了葱岭之后,这只部队才算离开大明境内,然一路西去,亦没碰到大股敌军。
主要是环境实在恶劣,支撑不了大股部队驻扎。
但小的哨所还是有的,虽说大部分直接被明军灭了,还是有少部分人逃出,将明军入寇的消息,报告给当地的官军。
与大明接壤的大部分地区,皆属于帖木儿的长孙皮儿·马黑麻。
他本是被帖木儿指定的继承人,然堂弟哈里勒占据了帖木儿帝国的首都撒马尔罕,自立为苏丹,他派兵去打却没打过。
不仅如此,四周不少小军阀亦在攻击他的领土,而他的部下也在不断的叛乱。
可以说,此刻的帖木儿帝国“储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居然还要被强大的明国攻打,真的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啊!
皮儿·马黑麻都要崩溃了,在祖父的灵位前祈祷,希望能给他一些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