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日本境内的大名,纷纷对幕府表达出强烈的不满。
足利义持害怕了,派人向徐辉祖求和。
徐辉祖的条件也很简单,日本再次称臣,赔款白银一千万两,割让岛根县给大明。
足利义持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幕府若有一千万两存银,他至于打石见银山的主意吗?
室町幕府是日本历史上非常弱势的一个幕府政权,因为弱势、缺钱,才会向大明称臣纳贡,开展勘合贸易。
也正是它的先天弱势,才会在后期进入“战国”时代。
若真赔大明一千万两银子,这幕府怕也撑不下去了。
谈判破裂,重新开打。
足利义持命石见银山附近的大内、毛利两家大名联合进攻银山,谁占了便归谁。
这两家瞬间来了动力,立刻征发部队进攻,却在明军的火器面前败下阵来,局势一时间僵持下来,只看谁能坚持住了。
到了大明建元五年六月,被封锁大半年的室町幕府终于坚持不住了,表示愿意重新臣服大明,但无论如何也不会割岛根县,最初让大明占一个海岛。银子方面,一千万那是绝对拿不出的,最多给一百万两。
徐辉祖冷笑,一百万,那都不够出兵经费的。
双方是一边谈判一边打,明军不会轻易上岸,主要是凭借船坚炮利,轰击日本沿海的港口城市,偶尔打一两个沿海小城,也是抢掠一番便快速撤退。
沿海的一众大名扛不住了,要说各家都有些实力,也能拉出不少人马,就是缺乏强大的水师。
最终,一众沿海大名合伙凑了六百万两,幕府出二百万两赔给大明。
于此同时,割让尹伎岛、屋久岛等大小岛屿三十一个,日本算是被大明的“岛链”给拦住了。
当徐辉祖率军回国时,受到极大的欢迎。
朱樉命太子朱尚炳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同时册封徐辉祖的次子为定国公,世袭罔替。
徐家一门两公爵,声势一时无两,成为货真价实的大明第一勋贵。
乾清宫,朱樉望着一件件徐辉祖献上的日本国宝,那是一脸新奇的表情。
要说这室町幕府也是够穷的,凑两百万两银子都费劲,非要拿所谓的国宝抵债。
朱樉自然是看不上这些东西,但觉得能打击对方的士气,也就同意了。
但限额在五十万两以内,同时命徐辉祖尽可能的压价。
“允恭此行,功勋卓着,我很欣慰!”
徐辉祖谦虚一如从前,“万岁爷谬赞了,都是皇上洪恩,将士们用命,朝廷的坚船利炮威力大!”
朱樉笑着道:“那也得统帅用兵有方啊,换成个不知兵的,再多十倍人马,也取得不了这样的战果。”
徐辉祖闻言笑了笑,却不做声。
此次对日作战,李景隆是副帅,亦曾独自领兵。
却仗着以前闯下的“大明战神”威名,还以为日本人都怕他。结果轻敌冒进,中了埋伏,折损不小。
朱樉闻讯大怒,将其召回国内,虽免其罪,可立功的机会又没了。
尤其是徐家一门双国公后,李景隆更是闭门谢客,躲在家里不出来了。
朱樉翻看一会,也就没了兴致,坐到椅子说:“你回来,好好歇一阵,再领差事!”
“臣,多谢陛下体恤!”
朱樉笑:“虽是歇着,但也不能完全呆着,给你一个差事,在城中选址,建一处大明博物馆,用于收藏这些从各国来的战利品。偶尔呢,也可以向官员、士绅展出一下,向他们讲解这些东西是在哪场战役中,由哪位将军带回来的!”
徐辉祖闻言大喜,如此一来,他算是真正的一雪前耻,声名远扬了。
一想到百十年后,朝廷的新科进士们组队来此参观,听人讲解说,这些藏品是大明魏国公徐辉祖于建元五年的从日本带回国内,便有种莫名的兴奋。
忙跪地叩头:“臣,谢万岁洪恩!”
朱樉呵呵一笑,“不必如此!”
徐辉祖却道:“陛下,臣对日作战这一年多,发现这么民族残忍好杀,报复心极重,我大明今日将其重重打倒在地,相信他们一定会卧薪尝胆,试图报复我大明的。一旦时机成熟,臣请挂帅,彻底将其灭国,为后世子孙,免除一祸患!”
朱樉闻言大喜,“不想允恭,亦有此见!消灭祸患,自然是一定的,只是时机还不成熟。如今西线战事还在胶着,草原那边也开始蠢蠢欲动,不是出动大军的时候。
再者说,全力攻击,毕然遭致强烈反抗,若一点点蚕食,阻力便没那么大了!”
徐辉祖也明白这道理,“徐徐图之,亦为良策,下次无论如何,也要在九州、四国岛中占一个!”
朱樉哈哈一笑:“允恭能有此念,朕很欣慰!”
徐辉祖道:“臣以为,大明今后,还要找理由推行围困日本的政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