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2章 品《维摩诘经》(30)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佛事。
    施为是做出来的行为,这里施不是布施,是表达出来的,为是行为。
    一切施为没有不是佛事。
    大陆上有些庙子里有五百罗汉堂,那些罗汉的像塑得好,没有两个罗汉的面孔是一样的,而且每个的姿势都不同。
    这表示每个姿态都可以入定,入定不一定要打坐。
    如果只有在一个姿态才能定,换个姿态不能定,那也就不叫定了。
    真的定是无处不定,所以,诸所施为,无非佛事。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
    行寂灭慈,无所生故。
    行不惹慈,无烦恼故。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行无诤慈,无所起故。
    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
    行不坏慈,毕竟尽故。
    行坚固慈,心无毁故。
    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
    行无边慈,如虚空故。
    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
    行菩萨慈,安众生故。
    行如来慈,得如相故。
    行佛之慈,觉众生故。
    行自然慈,无因得故。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
    行无等慈,断诸爱故。
    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
    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
    行法施慈,无遗惜故。
    行持戒慈,化毁禁故。
    行忍辱慈,护彼我故。
    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
    行禅定慈,不受味故。
    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
    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行深心慈,无杂行故。
    行无诳慈,不虚假故。
    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
    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
    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何谓为喜?
    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
    何谓为舍?
    答曰:所作福佑,无所希望。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
    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
    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答曰:当行正念。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
    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答曰:身为本。
    又问:身孰为本?
    答曰:欲贪为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
    答曰:颠倒想为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
    答曰:无住为本。
    又问:无住孰为本?
    答曰:无住则无本。
    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
    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
    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
    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
    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
    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
    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
    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
    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
    结习未尽,华着身耳。
    结习尽者华不着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答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