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章 品《维摩诘经》(37)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边上了?
    都在忆念佛经的道理,不是在回想就是在妄念。
    何以我们清净不了?
    因为行蕴空不了,你想空它空不了。
    所以叫你们要研究唯识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那个动、势、时间,你想空它也空不了,这些属于行蕴。
    譬如你打坐时再清净,你的血脉还在流通,心脏并没有停下来,那是肉体上行蕴的作用。
    五蕴皆空谈何容易啊!所以说“不行”,行蕴清净了,才是菩提。
    “断是菩提,舍诸见故。”小乘法门告诉我们断惑证真,就是断见惑思惑,思想观念上有任何一点怀疑都要把它断了,贪嗔痴慢疑都要断。
    断惑证到真如,得道了。
    你看,《金刚经》的另一个名称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就是能断,且断了。
    你说你出家很多年了,一切都切断了。
    谈何容易啊!念念之间念念断,断就是放下,就是菩提。“舍诸见”就是一切主观成见都没有了。
    “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为什么讲离,离什么?真正学佛的人先要发出离心。
    出离什么地方?
    出离三界,是跳出尘网之心,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发起,还自称在学佛,那就是自欺欺人。
    真正发起出离心的人,平常是不起任何妄想的。
    譬如有人出家了,对灯红酒绿没有任何留恋了,但是还喜欢山水风景,虽然风景清净,这仍然是着迷,一念有情已经被捆缚住了。
    爱清净同爱灯红酒绿一样是爱,一有爱念就被黏住了。
    你说我什么都不要了,就想住房子。
    你还有庙子的观念就应该丢掉了,哪里不是庙子啊?有些人抱怨没有地方打坐,我告诉你,厕所里都可以打坐,我有一段时间环境不好,只有一张办公桌,写东西在桌上,要打坐时把书搬开坐上去,吃饭也在这桌上,哪里不可以打坐?再连办公桌都没有了,你站着总可以吧?
    非坐着才能证菩提吗?你不能发起出离心,对世间有分别,这样是离尘吗?那样是没有跳出,就不行。
    一念出离,哪个地方不可以坐,不可以入定?
    “障是菩提,障诸愿故。”障碍就是菩提,为什么呢?你把一切的愿、一切的欲求都挡开了,当下即是菩提。
    “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六根也叫作六入,人随时都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进入清净,能一切处不入就证得菩提了,因为于一切处不贪。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顺道而行,自然而然进去了,一切处一切时皆是如来。刚才讲,你哪里不能打坐、不能入定?要如如不动,一切处皆如。
    “住是菩提,住法性故。”当下即是就是住,说放下就放下,一念切断,就是菩提,自性本空,你不要去空它,它来空你。
    “至是菩提,至实际故。”“至”是到,“实际”是本体,佛学叫实际。
    哪里是本体?意念到了就是,本体还另外有个体吗?就在你这里,当下就是实际。“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我们普通人都把佛法当出世法,与世间法是两样,其实是一样。
    不二就是一。你以为修道才会有道,不修就没道,那是二。
    道既然不生不灭,你修它也有,不修也是有的,修与不修都是你意识思想上的差别。
    所以你能离开意识的法则,就是不二法门,处处都是道。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你能懂了一切平等,自己的本性同虚空一样相等,不是你去修到虚空,虚空定本空的,所以平等。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一切法本来都是无为,本来无生无住也无灭,你不要去找一个“生住灭”的观念。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我现在讲话,你听了知道了,懂了,这一知就是道,就是菩提。
    所谓知了,一知道就了,了了众生的心行。
    我们心理的行为,是非善恶都自己知或不知。
    老子也讲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知人,了解别人,算是有点智慧,但是不算是明白人,能够自知才算真是个明白人。
    世上明白人难找,都不自知,可是看别人却都清楚得很。
    最可怜的是人人苦不自知,总觉得自己了不起。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你真什么都不会的话,差不多也是菩提了,世人都太会了。
    会是会拢,诸入是六入,诸入都不会拢,像是眼睛看外界,见而不见就是不会,耳朵听声音,听而不听是不会,那就是出离了。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合”与“会”不同,不合是不黏着。
    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就气,那你是又会又合了。
    你看到人如梦如幻,不配合拢来,就是有出离感,解脱了。
    于一切法不黏着就是菩提,离一切烦恼习气的缘故。
    你对境无心,就是不会也不会,但怎么样可以修持到对境无心呢?
    烦恼不单是痛苦,你看见一件事快活,这快活就是烦恼,你觉得舒服也是种烦恼。
    扰乱你的叫做烦,使你困惑的叫做恼。
    世间一切事都是烦恼,没有一件事是不扰乱、不困惑的,众生习气又偏偏喜欢找烦恼。
    我们有人不找烦恼的,工作完了就回家看书读经,很好吧?还是自找烦恼!
    同我一样,看什么书读什么经?不是本来清净吗?
    你说这一切我都不要,只学佛,还是烦恼!你没有成佛之前都烦恼死了。所以离一切烦恼习气,彻底离开了,就毕竟菩提。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菩提是没有一个地方的,不像外道说道在肚脐,这个窍那个窍。
    菩提道无所不在,没有形相。
    “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假名是菩提,中国话说得道也是假名,名字是空的,不要被它困惑住。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一切事物都像是电影,例如现在你们听我讲《维摩诘经》,我们自己就是演员,自己也在欣赏这部戏,再过二十分钟这台戏也散了。一切是如梦如幻,都在变化中,没有一个实在的。
    你懂了就悟道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