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戛纳还是柏林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成立一家电影制片公司。”
    “张生,有没有兴趣加入?”
    “港岛电影市场年年在萎缩,而且阶级早就固化了,多久没有出现新的优秀制片公司和优秀新人导演了?”
    “港岛电影行业看似花团锦簇,但是实际上已经是一潭死水了,接下来只会一直走下坡路。”
    “华语电影的未来在内地,不在港岛,更不可能在宝岛,这点毋庸置疑。”
    “你要想在导演这一行出头,还是来内地吧。”
    “华语电影的未来在内地。”
    “或许过去30年,华语电影的根基在港岛,但是未来30年、50年,甚至100年,华语电影的根基只会在内地。”
    “地狭人少的港台,已经没有发展电影行业的土壤了。”
    从吴渊开口,张国榕就陷入了沉默之中。
    作为一个港人,听到吴渊如此看衰港岛电影市场,他心中当然是会有一些不好的情绪。
    但是不得不承认,吴渊说的确实没错。
    如果内地电影市场完全放开,凭借着内地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就算十几亿人里只有两三千万人愿意进电影院看电影,那这市场超过港岛也很轻松了。
    更别提随着改开越来越顺利,内地的经济也越来越好了。
    五年后、十年后,内地会有多少人愿意进电影院看电影?
    这个问题张国榕都不敢细想。
    其实就算吴渊不挑破这个问题,再过个三五年,港岛的电影资本也会反应过来,华语电影的未来在内地,然后大规模北上。
    现在吴渊提前说开,也就是给张国榕一个多考虑的时间,反正制片行业开放也是明年的事情。
    吴渊个人还是挺看好张国榕转型做导演的,他有干导演的天赋,不能说多天赋异禀,但是绝对能做个合格的导演。
    而吴渊不可能一辈子都靠自己一个人拍戏,他总归是要培养一些新人导演帮自己。
    一方面是扩大自己的电影版图和行业影响力,一方面也是为自己赚钱嘛。
    两杯茶在桌子上缓缓冒着雾气,面对面坐着的两人谁都没再说话,张国榕在沉思,吴渊在等着他思考。
    直到,一位中影的工作人员推门走了进来。
    “吴导,韩董那边请您去他办公室一趟。”
    “好,我这就来。”
    微笑回应这位工作人员,吴渊站起身前往韩董办公室,在临出门之际,他偏头看向张国榕:“张生,不要有压力,我就是随便和你聊聊。”
    “如果以后你有来内地发展的打算,我们再细谈也不迟。”
    说完,他就离开了这间休息室,将空间留给了张国榕。
    韩董的办公室就在同楼层,整理了一下思绪后,吴渊就来到了韩董的办公室。
    推开门,吴渊还未见其人,就先闻其声。
    “吴导,《入殓师》的成片我看了,拍的非常棒,国内第一次有人拍这样一部探讨华夏人生死观的电影。”
    “你打算带这部电影去哪个电影节?”
    “戛纳还是柏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