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左右下,第一级巡航舰问世了。
邓浩楠将其命名为海豚级一等巡航舰,首舰海豚号于明天启六年四月,在小南山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预计七月完工,八月海试,天启七年元月正式服役。
海豚号一等风帆巡航舰,长55米,宽9米,吃水5.2米,主桅高33米,排水量983吨,三桅西洋软帆,前桅和主桅挂横帆,后桅挂三角大纵帆,斜桅挂四面三角帆,前面设有撞角,高干舷防浪设计,方形船尾,配天启五年式战神火炮四十四门,双层炮甲板,对称式布局。中间两层垛楼,将舰桥指挥、船舵指挥安排在上下两层,方便统一指挥和及时传达命令。载员250人,全速风下,最大速度12节,续航时间6个月。
整体来说,海豚级巡航舰就是飞鱼级护卫舰的放大版。只是为了增加火炮布局的稳定性,将上层甲板的周长减少,自然就导致下层炮甲板看起来像个大肚子。
增加了火炮,自然要考虑到战舰开火时的稳定性,因此邓浩楠要求增加战船的吃水深度,这样即便是高高的桅杆,也不像西方战舰那边横摇的厉害。
为了增加战舰速度,邓浩楠要求海豚号在船身水线下裹上铜皮,以减少摩擦阻力。同时在船身内部已然采用多层隔水舱设计,增强战舰的抗沉能力。
在防御上,海豚级巡航舰舰身都用铁皮包裹。这样遭到炮弹攻击后,因为铁皮有碾展性和弹性,不会轻易的四处飞溅伤及船员和炮手,而里面的木刺有铁皮包裹,也不会四处乱飞,伤及人员。
海豚级巡航舰敲定之后,已是阳春四月,侦查回报,努尔哈赤收缩了后金军队,并有再次出征的迹象。同时,皇太极组建了两营蒙古骑兵,人数在两万人左右。
毛文龙得知邓浩楠跟袁崇焕宁远大捷之后,知道鞑子元气大伤,于是纠集了两万明军,攻击定辽右卫的险山堡和镇江堡。
首战告捷,击杀鞑子一个牛录,杀死一百多个鞑子。
鞑子初闻努尔哈赤大败,明军大胜,所以士气低落,加上努尔哈赤收缩兵力,因此险山堡和镇江堡让给了毛文龙。
毛文龙一开始还有些不相信,见鞑子轻易的丢了两座堡垒,因此士气大振,并放出豪言,三个月收复沈阳。
然而,这正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策略,因为此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准备远征蒙古喀尔喀,维持满蒙同盟关系。而要远征喀尔喀,就必须防范毛文龙的袭扰,因此皇太极使了个计策,让毛文龙孤军深入。
毛文龙率军长驱直入,很快攻占了汤占堡和斜烈站,兵围定辽右卫,也就是凤凰城。
这时毛文龙送信给袁崇焕,相约一起出兵攻占沈阳,实际上他也知道不能独自抗衡鞑子,因此希望袁崇焕能够吸引鞑子主力。
袁崇焕作为文人出身,自然看不起毛文龙这个武夫,而且又是个海盗出身的暴发户,因此以兵部崔文秀的命令为由,拒不出兵。不过却是在私底下秘密准备越过辽河攻击鞑子。
袁崇焕自然是希望表达不出兵的烟幕来迷惑鞑子,让鞑子的主力集中对付毛文龙,然后袁崇焕就可以挥军直捣沈阳。
可以说,他们二人都抱着让对方先进攻,吸引鞑子主力,同时削弱对方的态度。
而努尔哈赤显然认为袁崇焕是不会进攻的,因此主力攻击毛文龙,让毛文龙走了背点子。
鞑子据凤凰城防守,毛文龙因为进军速度过快,没有携带重型攻城武器。同时等待袁崇焕进军,于是原本伐木造攻城武器只需要一天,他却浪费了三天时间。
而努尔哈赤趁机调兵遣将,努尔哈赤亲率两万蒙古骑兵,号称十万,出东宁卫,向袁崇焕驻防的松锦一带开进。
袁崇焕以为鞑子主攻方向是松锦,因此放弃了渡河进攻的念头,转而退回锦州。
而皇太极、代善和阿敏率鞑子八万主力,则悄悄开向定辽右卫,准备一举干掉毛文龙,解除后顾之忧。
毛文龙相信了鞑子主力攻击袁崇焕,因此在第四天强行攻城,鞑子守城水平很差,不到半天毛文龙便占领了定辽右卫。
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代善的骑兵速度飞快,半天的时间就消灭了毛文龙在斜烈站放哨的一千明军,而毛文龙却是一点儿都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临近。
五日,毛文龙带主力一万五千多明军继续向沈阳进军。毛文龙作为沙场老将,很快就闻到了危险。
他急忙问手下,可曾接到前面斜烈站明军哨骑回报的影子。结果手下们都摇摇头表示从昨天下午开始就没有接到过。
毛文龙顿时就知道斜烈站的一千明军出事了,急令全军后撤回凤凰城。然而就在这时,皇太极的四万骑兵从两侧杀来。
毛文龙的军队没有辽东明军的大批火器,且以步兵居多,突然遭到鞑子精锐骑兵的攻击,顿时阵形大乱。
毛文龙见鞑子主力出现,顿时知道上当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