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年郑和的宝船队的巨舰便停泊在这里。
基地有2条进出港航道,其中主航道直通印度洋,水深在12到14米间,即便是女娲号运输母舰也可畅通无阻。另一条进出港通道水深11米,能通行其定镇等大型战舰。这种2条进出港航道的布局在战时具有较好的战术灵活性。
而且锡兰历来仰慕天朝上国,作为孤悬海上的岛国,锡兰国王为了避免被英法荷等西方国家侵略,愿意向中华帝国称臣,作为中华帝国的附属国。
这样一来,帝国海军可以放心的在锡兰岛上建造基地,囤积物资和军队,作为进攻印度次大陆的海岸堡垒。
皇家海军印度洋舰队在印度洋上的第三个海军基地在孟买岛上。1534年12月23日,葡萄牙人从古吉拉特苏丹巴哈杜尔-沙手中租借到这几个岛屿,并修建了大型的港口。
孟买濒临阿拉伯海湾,总面积603平方公里。孟买港位于孟买岛的东岸,是一个天然深水港,地形隐蔽、海域宽阔,港区长26公里、宽9.3公里,水城面积约194平方公里,港城大部分水深10~12米,葡萄牙人在港区有码头泊位约50个,码头总长8公里,码头前沿水深4名~14米,可靠泊7万吨级的船舶。作为对印度贸易的主要港口,在葡萄牙人手中的孟买港是一个军商合用港,海军基地只占一小部分,只有几艘军舰停靠。
神武八年冬天,中华帝国同古吉拉特苏丹达成了军事同盟,帝国政府向古吉拉特苏丹提供二十万银元的无偿援助。作为回报,古吉拉特苏丹将租借给葡萄牙人的孟买转让给中华帝国印度洋舰队作为海军基地。
孟买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十分愤怒,但是却没有办法阻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耻的马拉特人将港口夺走,然后孝敬给中华帝国。
在印度洋周边的殖民战舰很多,但成规模的并不多,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印度洋舰队的出现,使得该地区的海上局势出现了变化。
中华帝国同西班牙帝国的战争依然继续,使得印度洋上,中华帝国印度洋舰队打着清剿西班牙战舰和商船的借口,对印度洋上的各个航线进行管制。除了英国、法国两国的船只不必检查之外,其他国家的船只都在检查管制之内,甚至是他们的军舰都遭到中华帝国海军的扣押。
对于中华帝国印度洋舰队的嚣张跋扈,加上英法两国东印度公司舰队的助威,各国都是敢怒不敢言。神圣罗马帝国的东印度公司因为欧战的缘故,已经被其他欧洲国家排挤出远东。尤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只遭到三个海军的肆意抢掠和扣押,损失惨重。
然而,西班牙帝国的海军却被英、法、荷兰三国海军托在欧洲,无法远征东方,只能看着他们的船只被中华帝国海军欺负,干瞪眼也没辙。
欧洲各国都忙着战争,因此在传统势力范围的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实力骤减,造成的军事真空期,正好让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及时填补。
不过,中华帝国印度洋舰队眼前的主要任务却不是和各国在海上进行争霸,而是为了保卫帝国在苏伊士运河的利益。
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完工时间即将临近,中华帝国政府抓紧了向苏伊士运河派遣战舰和运送兵力的步伐。
由于苏伊士运河是无水闸的河道,帝国的战舰可以直接从海上进入运河,然后利用军舰来进行防御。因此,帝国政府成立了地中海舰队,番号为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第五舰队。
第五舰队因为要执行守卫苏伊士运河,以及在地中海地区树立中华帝国海军霸权,因此第五舰队受到帝国政府高度重视。
海军部为此给第五舰队配备五艘新式战舰,为刚刚服役的龙卷风级二等战列舰五艘,编为“游”字号,分别为“游驾号”、“游鷮号”、“游履号”、“游骋号”、“游浪号”,其中游驾号为旗舰。
五艘二等风帆战列舰,火力配备八十六门神武大炮,威力强大。此时欧洲主要海上强国的二等风帆战列舰并不多,主力为三等、四等的风帆战列舰,因此五艘“游”字号战列舰的威慑力已经很高了。相信在地中海游弋时,足够威慑一些想要窥视苏伊士运河的国家了。
中华帝国皇家地中海舰队的驻地直接设在了班赛港,那里是苏伊士运河的北出口。由于中华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签署的合同中第二条规定:奥斯曼帝国必须无偿提供开凿苏伊士运河所需的土地,即中华帝国苏伊士运河公司所需运营土地。按照这个规定,中华帝国苏伊士公司拥有班赛港和苏伊士湾两处港口作为运营点。
由于苏伊士运河途径的都是干旱沙漠地区,在这整个运河沿线上,只有最南端的苏伊士城住着几万居民。班赛港周边也仅仅只有一些小渔村,因此对于中华帝国苏伊士公司大规模的圈地,土耳其政府并没有说什么。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中华帝国政府花钱将苏伊士城的居民都打发走了,并在苏伊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