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宁远大战(六)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录本上查找到对应的射击参数,然后按此装填相应的发射药和修正火炮方向和仰角。
    可以说,有了这种精确打击,宁远守军便可以指哪打哪。当然,前提是在火炮的射程之内。
    荷兰人率先使用开花弹,大明去年秋天通过澳门中介买来的进口炮弹,其整体构造跟邓浩楠研究的开花弹基本上差不多。
    炮手们若是使用红衣大炮发射实心弹或者榴散弹的话,两分钟可发射一次。不过因为开花弹在装填时要复杂的多,测定开花弹的延时火绳很严格,不能短,否则在空中爆炸,不能长,否则落地不炸,还可能被雪熄灭。因此一系列的矫正时间很长,导致五六分钟才能发射一次。
    这么长的时间,若是鞑子骑兵冲锋,只能发射一轮火炮,鞑子就兵临城下了。
    邓浩楠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眉头拧成了铁疙瘩。
    按照这种情况来看,红衣大炮对鞑子的威胁远远没有邓浩楠预想中的那般大。
    “太好了!”袁崇焕十分激动的说道:“有了这红衣大炮,看鞑子还怎么嚣张?”
    “一炮便可毙敌上千!应当奏请朝廷加封威远大将军炮!”
    邓浩楠翻翻白眼,暗道:眼前的一干将领们口无遮拦,信口雌黄,一炮怎能炸死上千人?一两百人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将领们夸张到一炮轰死上千人,手下的士卒们搞不好就会夸张成一炮轰死上万人!到了百姓们口中,怕是炮弹当成原子弹了!
    不过也难怪,以讹传讹向来被人津津乐道。尤其是到了现代,歪曲事实,恶意炒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真是让人又气又无奈。
    尽信书不如无书!
    邓浩楠忘记是谁说的了,眼下他便是深深的体会到了,尤其是政治色彩浓厚的史书,邓浩楠只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些编写明史的人都该去死,将明史写的乱七八糟的,言不符实,一直在误导老子的判断力。
    祖大寿要比其他人冷静的多,突然道:“大人!这样提前朝鞑子开炮,让鞑子有了戒备!”
    邓浩楠点点头,道:“这样也好!可以先震慑鞑子,杀杀他们的威风,壯我军生威!不过,你说的也对,咱们这样先开炮让鞑子有了警惕。但是,你计算过没有,咱们打完一炮的时候,鞑子的骑兵应该可以冲到城下了。而咱们的红衣大炮是无法近距离开炮的!”
    邓浩楠的一番话,令旁边正在高兴当中的袁崇焕、满桂、金启倧等人顿时冷静了下来。
    袁崇焕问道:“大人可有对策?”
    邓浩楠看了袁崇焕一眼,心道:原本应该是袁崇焕独立指挥的,但此时自己在这里,结果将袁崇焕的戏份全给抢走了,使得他没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
    这样也好!
    邓浩楠心中想着,最好让袁崇焕放低一些心气,省的这家伙自大的一开口就是五年平辽,耗尽了大明的财政不说,结果为此丢了性命!
    “本官的计划就是不停的骚扰他们,让他们今夜无法睡觉,让他们明天没有力气进攻!”
    满桂道:“只是这夷人的开花弹并不多,总共不到四百发,轰上一夜就耗光了!”
    邓浩楠点点头,这的确是个问题。
    毕竟开花弹价格高昂,不像实心弹那样廉价。
    这时,努尔哈赤的军队为了躲避炮弹,已经在海边扎下联营。
    海边?
    邓浩楠脑中灵光一闪,道:“有办法了!”
    众人急忙询问,邓浩楠却是不答,只让众人抓紧时间休息,应对明日鞑子攻城。
    同时,邓浩楠命令炮兵改用实心炮弹轰击努尔哈赤的营寨。开花弹以杀伤有生力量为主,实心弹则是破坏性武器。用来轰击敌人的营寨是再好不过的武器了。
    鞑子的营寨每每被精确打来的炮弹击中,顷刻间便把木质的寨门、寨墙击毁。每每发炮,鞑子兵都要仰头看看炮弹往那里打的,然后决定是否逃跑。有的跑慢一拍的鞑子当场便被炮弹穿了糖葫芦。
    努尔哈赤气的暴跳如雷,但没有攻城武器也拿宁远城没有办法,无奈之下,只得命令军士继续往海边大幅度撤退,远离火炮的射程之外安营扎寨。
    努尔哈赤得知宁远拒不投降,见其又发炮轰击他的大营,于是命令手下准备战具,次日攻城。
    鞑子的攻城武器很简陋,用粗壮树木做成楯车。楯车是攻城的一种利器,它上面有一块大木板,木板上覆有几层牛皮,以防火攻,人在木板底下推进,抵达城下后,在底下挖洞,然后放入火药炸城墙或者城门。
    除了楯车,鞑子就剩下了钩梯。钩梯就是长长的梯子,梯子的顶上有铁钩,钩住城墙后,嵌入墙中,不容易被掀翻,然后步兵爬梯子攻城。
    这中攻城武器简单,容易建造,不需要携带,只要附近有树林便可以就地取材,因此成为鞑子们的主要攻城武器。
    是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