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三十一章平辽将军
北京的冬天特别的冷!
自从得知努尔哈赤率领鞑子大军入侵以来,上至皇帝大夫,下至黎民百姓,无不胆战心惊。
平日里的北京城,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
如今还哪里敢出家门?
一个个的都跟大家闺秀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北京城不论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尽皆重兵把守,城门紧闭,已经准备好了迎接鞑子的大军到来。
偌大的大明王朝,竟然怕鞑子到如此地步?
他们竟对山海关外的大战一点儿信心都没有?
“宁远大捷!”
“宁远大捷!”
一骑红尘疾驰而来,手中红旗高举,沿途不住的吆喝。
八百里加急!
今儿个有些特别,平日里都是淡黄色的飞鸟服,今天竟然是红旗、红袍、红马。
这是——红旗报捷!
宁远是啥地方?
太小了,没名气,更没明星在那里!
老百姓们不知道,如果喊山海关大捷,亦或者喊鞑子败了,老百姓也许会明白是关东打了打胜仗。
北京城上的守城官远远的就看到了,急令打开城门。
中门大开!
是的!
八百里红旗报捷必须开中门,否则要受严厉处罚的。
“宁远大捷!”
“鞑子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报捷骑兵自城门洞内冲入北京城,声音还在长长的城门洞内回荡着。
很快,声音在内城、皇城的一条长街上回荡,老百姓们在家里听得真真的。
鞑子败了!不用再害怕了!
报捷骑兵疾驰而过,身后留下了一片欢呼声。
皇城乾清宫大殿内,难得一干文武大臣们都起了个大早。
不过,大殿内就跟自由市场一般,群臣三三两两的说着话,时不时的听到魏忠贤的说话声。
看起来魏忠贤很乐于跟内阁的阁臣们一起谈论政治,哪怕他不懂,在这个时候也会说声“好”“没错”“有道理”等等。
或许已经习惯了内阁和阉党们的这种议论方式,熹宗朱由校靠在龙椅上竟是睡着了。
“辽东八百里急报!”
大殿外,随着太监们一声接着一声,借力一样的将话传到大殿内,顿时令大殿内的所有人全部闭嘴,静气凝神。
不会是山海关失陷了吧!
或许这正是所有阁臣的想法,因为他们心中都明白,阉党高第在辽东的所作所为,山海关失陷并不奇怪。
朱由校一个机灵,顿时坐了起来。
“快传!”
魏忠贤急忙回到朱由校身旁,低头寻思着这个八百里加急莫不是山海关失守了。
“宁远大捷!”
“宁远大捷!”
一声声的高喝,令魏忠贤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报丧就好。
朱由校跟所有大臣们都松了口气,还好是捷报。
思索间,报捷人手持红旗进入大殿,三呼万岁,行叩拜大礼。
“监军辽东经略李,呈皇恩浩荡,日前取宁远大捷,破贼掳大军三十万于宁远城下,贼首努尔哈赤负伤奔逃,生死不明,尚待核实!”
嗡的一声,整个大殿内顿时炸了锅一般,众大臣纷纷交头接耳。
魏忠贤轻咳一声,众人连忙安静。
“可有奏报!”
报捷人急忙将怀内奏折呈上。
魏忠贤将奏折递给朱由校,朱由校激动万分,双手有些颤抖的打开奏折看了一遍。
看罢,朱由校满脸的不解、怀疑、震惊、喜悦,竟是摇头苦笑。
很快,奏折传阅一干大臣,所有人尽皆瞠目结舌,远大于喜悦。
魏忠贤很是不爽,因为他虽然也看了奏折,可惜不认识几个字,就等着大臣们说与他听。结果,所有人一会儿摇摇头,一会儿点点头,就是不出声,气的魏忠贤咬牙切齿。
首辅大臣黄立吉兴奋的道:“宁远大捷,斩首鞑子三十万!实乃天佑大明!皇上圣明,请皇上下旨犒赏宁远三军将士,封赏有功之臣!”
朱由校心中那叫一个高兴,鞑子之患已经困扰了大明很久了,此次打了一个打胜仗,一扫之前的颓风。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兵部尚书催呈秀道:“宁远大捷,监军辽东经略李公公当属首功,而李公公乃御马监太监,魏总管引荐有功!”
催呈秀作为阉党核心成员,出了这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时,立刻将所有的功劳都揽到阉党手里。
朱由校心中暗骂,明明是他举荐的,却变成了魏忠贤。不过,眼下他却是还不能跟魏忠贤翻脸,因此先封赏魏忠贤总督南海子。此时的魏忠贤已经有了很多的头衔,如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掌惜薪司、内府供用库、尚膳监印务,司礼监秉笔,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