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世界海军军备竞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案是单方面的,中华帝国对英国提供类似“核保护伞”的军事支持,强化同盟关系。
    扶植一个凶狠的小弟隧成为中华帝国当前对欧洲的政策。
    随着查理一世批准了该项法案,中华帝国欧洲银行立刻向英国政府提供五千万银元贷款。贷款分作三年支付给英国,用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建设。
    首批两千万贷款到账后,英国皇家海军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海军扩建行动。由于英国拥有建造海上主权号战列舰的相关技术,因此不需要进行从新设计新式战列舰,直接按照海上主权号图纸进行建造,定级君权级。
    只不过,英国海军使用的短管铜炮似乎在性能上不及荷兰海军的中型威斯敏特舰炮,为此英国海军利用贷款向中华帝国海军兵工厂订造了三零式舰炮,用于装备君权级战列舰。英国海军并没有用过中华帝国的海军舰炮,但是他们知道中华帝国海军跟荷兰海军打过海战,这种改进型的舰炮不会比荷兰海军的舰炮差。
    不管英国人怎么想,中华帝国对此十分乐意。出口舰炮给英国海军,不但赚取金钱,同样中式武器需要配备中式弹药,这不是英国本土可以大规模生产制造的,因此将来还可以大规模的出口弹药。如果英国海军同别国爆发战争的话,单单是出口弹药武器就可以大赚一笔了。
    同样,英国皇家海军追捧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形式,颁布相同的海军法案和造舰标准。其中英国皇家海军统一着装中式海军常服和战斗军服,以佩戴中式手枪和指挥刀为荣耀。在军徽和肩章设计上,除了一个米子标志外,其余和中华帝国海军标志没有区别。
    英国皇家海军在形式上照搬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在作战思想上,也开始向中华帝国靠齐。为了强化英国本土军官亲华,中华帝国皇帝特批准中华帝国皇家军事学院向英国开放,允许英国现役军官和学生到中**校来进修和学习,进而打造一批亲华军官。
    当然,这是中华帝国的长期战略目标。当前支持英国海军的目的却是很明确,那就是针对荷兰海军而来。
    没有人知道中华帝国支持英国建设海军的目的是针对荷兰海军,当即世界上只有神武大帝邓浩楠心中有数,他似乎看到了英荷战争即将爆发的场面,他似乎更高兴成为英荷两国的命运使者,导演一场真正大战的乐趣是最令邓浩楠兴奋的。
    作为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作为同盟国成员国,法国同样不甘落后。只不过,法国在一战中获得了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和赔款,在财政上不像英国那样差,因此不需要靠借款来筹备海军。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去世后,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年幼,除了在孔子学院学习之外,无法行驶王权。而法国王后安娜虽然摄政,但只是名义上的。法国真正的大权掌控在首相黎塞留和红衣主教马莎林手中。
    在一战当中,法国政府看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存实亡,看到了西班牙帝国的衰落,看到了荷兰联省共和国的财富,也看到了海外殖民地瓜分的热潮。
    中华帝国是一战中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他从西班牙帝国手里夺取了最富庶的墨西哥和秘鲁两块殖民地。在黎塞留看来,这两块殖民地造就了西班牙帝国一百年来的强盛,那么也将造就中华帝国的强盛。而中华帝国本来就十分强盛了,得到这两块殖民地之后,用不了多久就将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强国。
    法国版图的扩大,陆军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强陆军,这令法国政府的野心和嫉妒心急剧膨胀。
    然而,黎塞留明白法国和中华帝国的实力差距,嫉妒中华帝国没有用,不如将目标放到身边的荷兰和西班牙身上。荷兰陆军弱小,却富得流油。西班牙帝国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海外殖民地依然不少。
    于是乎,在黎塞留的心中,入侵荷兰和抢夺西班牙海外殖民地成为了法国今后的战略目标。然而,陆地上入侵荷兰和海上抢夺西班牙殖民地的想法直接被红衣主教马莎林给否决了。马莎林的理由很简单,荷兰是西班牙的属国,虽然独立了但是西班牙并么有死心。如果法国贸然入侵荷兰,西班牙定然参战,到时候刚刚平静的欧洲将再起战火。天主教派已经在一战中实力大损,马莎林不希望再看到法西开战,让天主教力量再度削弱。
    马莎林掌控权力,黎塞留无法说服他,内阁便无法通过议案批准。于是,黎塞留从此和马莎林矛盾加剧,上演一幕幕政治斗争,斗得不可开交。
    随着荷兰海军公开化扩军,英国海军进追其后扩充海军,令法国政府感到了担忧。马莎林和黎塞留斗归斗,但在国家利益面前,他们还是会坐下来合作的。
    因此,即英国和荷兰扩建海军之后,法国内阁亦拨款两千万法郎用于扩建海军的第一笔经费,以抗衡英国海军和荷兰海军。
    由于荷兰和英国都采用中国皇家海军标准,因此法国海军也跟随潮流,采取中国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