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临熙城满城百姓着想的份上,饶了下官一命吧!
临熙水灾,淹死万人,的确是下官的失职,只是这一切,俱是因为天灾来的太猝不及防,下官应对不及才造成这个结局的……所谓水火无情,下官执掌江都这么多年来,从未碰见过这种情况,临熙地处江河之南,冬暖夏凉,本事宜居的好地方,哪年冬日不是瑞雪皑皑,哪年春日不是花开满城,谁承想、谁承想去年竟发生了这档子事……
不止是下官,就是满城的百姓们都没想到,江都的这场雨,一下便是这么久,一场雨,竟带走了这么多条无辜的生命……”
“荒唐!狡辩!你如今将过错都推到老天爷的头上了是么?好,抛却隐瞒临熙雨灾不报,一万多百姓惨死是不是你的失职不讲,咱们单讲朝廷拨的六百九十二万两赈灾银!这么多的赈灾银下发下来,陛下在圣旨上强调了多少遍,要将赈灾银用来给百姓搭建安置点,购买粮食,赶制御寒的衣物,为生病的百姓治病买药,可是本官昨日与尚书大人出门瞧了瞧,你搭的那些安置点,都是什么玩意儿呢!那木头板子一碰就倒,风都能掀倒,还如何用来挡雨呢!葛大人,赈灾银的事情,你是不是也该解释解释!”何大人青着脸询问。
趴在地上的狗知府一脸委屈道:“这个、这个么……两位大人啊,赈灾银每一笔的使用记录,都登记在册呢,朝廷给的那些银两,确实不够。
天灾当头,这临熙的雨下的这么猛,不是左边的堤坝塌了,就是右边的河渠溢了,钱大部分都用在了加固河堤上了……江都府地域那么大,那么广,修筑水坝,原本就是桩极大的开销,如今咱们上要防雨,下要防海水洪涝的……委实没有多余的银两再来保证百姓人人都能住进安置点。”
说着,还冲身后跪着的师爷使了个眼神。师爷意会的立马从袖管子里抽出了一份账本,起身上呈给了尚书大人看。
尚书大人接了账本粗略的翻了几页,暗暗同何大人眼神交流了片刻,少时,尚书大人将账本送呈到了我手里,我不明所以的看了刘尚书一眼,随后翻开了刘尚书刻意折了页角的那一面,落眼定睛细看——
“咳。”刚含进口中的那点茶水差些没忍住一口喷了出来,我手一抖,重新合上了账本,尔后从容有条理的将左手端着的那盏茶给放回了茶几上,绷着脸皮稳重自若道:“这茶太次,剌嗓子。”
刘尚书话外有话的回应我:“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旧茶了,没发霉,便实属难得了。入不了殿下的口,正常。”
我哦了声:“那下次,本宫让花藜泡从宫里带出来的茶。”
“殿下英明。”
我将账本收进了自己的袖子里,“本宫算数不好,这账本一时半会儿,本宫也看不懂。本宫先将它留下来慢慢研究,等本宫研究出个所以然了,感觉这账本里有哪些地儿不妥了,本宫再宣知府大人过来解释。”
知府大人趴在地上不敢抬头,怯怯应道:“遵旨……”
“行了,本宫就不在这里耽搁两位钦差大人与知府闲谈了,本宫出去走走。”我整理衣裳起身。
刘尚书与何侍郎俱是站起来行礼:“是,恭送殿下。”
“送殿下。”
我叹了口气,闲散的冲他们挥了挥袖子,阔步朝正厅外迈了去……
“殿下殿下,里面的情况如何了?”甫一出正门,花藜便活泼的从旁侧长廊上窜了过来。
我双手背后摇头感慨:“不如何,无非是三五人凑在一处,你骗我,我忽悠你而已。”
尾随花藜而来的莲枝听了这话,也提着剑快步撵了上来,“殿下此话怎讲?”
绕过院内一重被雨水浇灌的半死不活的蔷薇花圃,我从袖中又掏出了那本刻意被做旧的账本子,随手递给了莲枝,点明道:“知府说,这上面记载了几百万赈灾银两的去处,还说赈灾银都用在了重筑堤坝上,可你看看,二月初三那日,官府重修齐月水坝大桥,用银五十万两,而二月十六,官府又修了一次齐月水坝大桥,用银八十万两。
还有后面,三月一,加固漓江堤坝用了六十三万两,三月初三,修缮东大江的路,用了三万两,三月初十,再次修齐月水坝的大桥,用银五十万两,三月十五,加固太昊湖的堤坝,用了一百万两,下面还特意指出了经费用来采购冬青石!”
“冬青石?”莲枝敛了敛眉心诧异道:“这种石头,好像产自南国太华山,传闻其石坚硬无比,用来筑堤坝,可保堤坝千年不塌。此等好物,若能采购的来,确实得耗费不少资金……太昊湖那地方平素里便水潮凶险,此逢大雨,必是情势更加不容乐观,太昊湖水坝一旦崩塌,整个临熙城都会有危险。怎么,殿下觉得加固太昊湖这件事上,哪里有不妥么?”
我头疼道:“你说的对,太昊湖水坝若崩塌,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加固太昊湖堤坝没错,采购冬青石加固太昊湖堤坝,也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