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升平楼。
    画外音嘛,谢昭听到了,皇帝自然也听到了,当即就不客气地冷哼一声。
    “偷梁换柱,夸大其词。”
    真是文人惯用的伎俩。
    一场静坐就想把假的变成真的,还把谣言中被冤杀的几l个百姓,扩大到了整个荆州。
    还上万百姓的冤屈,难道荆州已经成了一座空城不成?
    虽然此事并未在现实中发生,但皇帝已经默认视频中那个皇帝代表的就是他自己。
    看到未来的自己被举子堵在宫门口静坐威胁,皇帝自然憋了一肚子的火。
    朕乃天子,九五之尊,岂能轻易受你们威胁!
    御极十余载,谢伯庭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普通的将军了,他是皇帝,而皇帝的威严不容侵犯。
    若他们果真是为民请命,忠心为国,他倒也不是不能原谅。
    可这些人分明是不辨是非,轻易就被人蒙蔽煽动,为了一个莫须有的事情静坐示威,逼他治自己儿子的罪,这在皇帝看来简直是荒唐可笑之极。
    “呵,这么一群酒囊饭袋,居然是我们大燕朝未来的进士、翰林、丞相?啊?”
    皇帝不敢置信,甚至都被气笑了。
    “这……”
    越国公目露迟疑,不知道该如何劝。
    若是赞同皇帝,说举子们都是一群废物,那岂不是质疑儒林、质疑方大儒?
    平白为越国公府树敌。
    可若是反驳皇帝……皇帝那个霸道多疑的性子,越国公再了解不过了,在皇帝看来,这群举子敢进犯天颜,简直罪大恶极,与谋逆无异。
    要是他敢帮着这群举子说话,说不定就要被归到同一类去了,那更麻烦。
    所以迟疑了一瞬,越国公果断选择装聋作哑,当个安静的壁画。
    事实上吧,这事在场所有人都不适合去劝,也就是谢昭,作为受害者当事人可以说那么一两句。
    但是谢昭才没那么傻。
    ‘他’和那些举子可是站在对立面的,皇帝骂举子们,就相当于是帮他了,这个时候他出去劝,说父皇您消消气啊,他们只是一时被蒙蔽了。
    这么拎不清,活人都要被气死了。
    况且这些只是一部剧里演的,又不是现实中真正发生的事,就算他帮着劝了皇帝,也没有人会感念他的恩情,那不是亏了嘛。
    亏本的买卖他可不做。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你不勇敢总会有人替你勇敢。
    在谢昭低下头,苦着脸偷偷捶腿的时候,皇子中有一个人斟酌片刻,最后还是勇敢地起身向皇帝行了一礼。
    然后恭敬地反驳道:“父皇,儿臣觉得事无绝对,他们也是被流言蒙蔽,以为荆州真的受难,急于为蒙冤的百姓出头而已,并非有意触怒父皇的。”
    嘶……这是哪位勇士?
    捶腿暂停,谢昭带着超高的求知欲抬起了头,想看看是谁
    这么勇。
    哦,是三哥啊。
    不出意料,果然是三皇子。
    谢昭露出毫不意外的表情。
    早就听闻他这个便宜三哥好读书,也不知道是不是读书读傻了,把书中那一套奉为圭臬,对读书人也是无尽的推崇和优待。
    大概这次静坐,在三皇子眼里,就只能看到举子们一心为民不畏强权的气节吧。
    听到三皇子的话,皇帝本来微怒的神色倏然转为平静,像夜色下黑沉的湖面那样平静。
    皇帝缓缓看向三皇子,冷声道:“这么说,朕还应该奖励他们才对?”
    这话的危险警报已经拉满了,偏偏三皇子就像是看不出皇帝难看的脸色一样,为了他所推崇的气节和风骨,硬着头皮继续说。
    “儿臣并无此意。”三皇子头往下低了低。
    “儿臣,儿臣只是觉得,他们身为举人明明前途远大,却愿意冒着风险替荆州百姓说话,其心可表,不该因此获罪才是。”
    三皇子说着说着,从一开始的低声小心变成了一脸坚毅,大概是以为自己正在为正义高歌吧。
    “嗯,不顾前程为民伸冤,这很好,好得很,朕也听着也觉得欣慰。”
    皇帝捋着胡子,先给予了一番肯定。
    就是这语气嘛,一直拖长调,听着阴阳怪气的。
    “可这伸冤的前提是,百姓得有冤情才行,他们有吗?没有。”
    “有冤情的应该另有其人才对。”
    比如接了皇命,临时赶赴荆州赈灾、平乱,收拾巡抚留下的烂摊子,兢兢业业干了两个月的活,好不容易把荆州的事理顺,回京却还要被诬陷弹劾的十一。
    “非但如此,这冤情还是那些个号称为民请命的举人们亲手缔造的,朕说他们是酒囊饭袋,说冤了吗?”
    前面无论是言官的弹劾也好,还是市井中的流言也罢,只是看着热闹,事实上常见得很,谁还没挨过几l次弹劾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