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羽檄纷驰诏令急(五)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张四维的指挥下,不仅是对于在太原的涉案军官,对于那些牵涉其中的地方豪强和袒护他们的地方官员,张四维也一并予以捕拿,当然张阁老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趁机也将一些平时和他们张家还有王家、杨家作对的家族给趁机收拾了,对于这些事情,锦衣亲军的奏报中也有提及,朱载坖也并没有干涉,这些事情,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朱载坖命令此案涉案人员和财物都要押解到京师来处理,张四维虽然是钦差,但是并没有处理这些这些涉案财物的权力,同时和大明所有的商人地主一样,这些晋商不仅储积了大量的银两,还有庞大的土地,怎么处置这些土地,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按照朝廷一贯的处理办法,这些土地都是没为官田的,但是朱载坖很清楚,一旦变成官田,久而久之,各级的地方官员和豪强们勾结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是将这些所谓的官田给私分霸占掉,朱载坖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这点还是很清楚的,这次起获的土地加上上次盗银案起获的土地,数量已经是非常之多了,怎么处理这些土地,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朱载坖为此事召集了阁部重臣们商量,现在这么多的土地,要如何处理是个问题,朝廷也不是完全没有经验,这些土地,朝廷一般的处理办法就是要么将其变卖,要么就是将其当作官田租佃给百姓耕种,不过这两个方案都被朱载坖给否决了,朱载坖不同意这两种办法。
    原因也很简单,所谓官府发卖,最后还不是讲这些土地落到当地的豪强手中,至于所谓的没为官田找人租佃,最后也会沦为地方官府和豪强们蛋糕,这点朱载坖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朱载坖准备变更处理的办法。
    朱载坖这个召集阁部重臣们,就是为了商量此事,这些土地,掌握在朝廷的手中,应该怎么分配,是个问题。对于怎么处置这些土地,重臣们有不同的意见,海瑞等人认为,应该将他们分配给现在耕种这些土地的百姓们,这样看似朝廷吃亏了,但是可以增加自耕农的数量,可以扩大朝廷的税源。
    但是李春芳等人坚决反对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就是朝廷无偿的将土地分给这些百姓耕种,于理不合,这会使得其他百姓产生怨望的情绪,甚至会引发民变的。
    朱载坖也认为不能无偿的将这些土地分给百姓耕种,但是可以分期付款嘛,朱载坖认为,将这些土地作价卖给现在正在耕种这些土地的百姓,同时允许百姓分期向官府偿还土地的价款,从五年到十年不等,不收取利息,朱载坖和重臣们都很清楚,大明的田赋现在还是朝廷财政一个重要的部分。
    而大家都很清楚,对于朝廷来说,赋税主要是落在自耕农的身上,自耕农越多,朝廷的赋税就越稳定,所以对于朝廷来说,创造更多的自耕农是稳定朝廷的一个重要措施,朱载坖和在场的重臣们都很清楚土地兼并的结果是什么,所以朱载坖从一即位以来,对于地方豪强就采取的是严厉打击的态度。
    除了这些被罚没的土地之外,朱载坖还盯上了军屯,和直隶一样,山西也是朝廷重点重点驻防的地方,朝廷在山西设置了山西都司和山西行都司,下面有大量的卫所,卫所中也有非常多的军屯土地,一说到整理军屯,重臣们都有些紧张起来,当然刘瑾为什么事败,最后不就是因为整理军屯而导致安化王叛乱的吗。
    所以对于军屯,重臣们一向都是十分谨慎的,因为这涉及到卫所军官的切身利益,可以说整个山西都司的军官们从上到下都和此事脱不了干系,朱载坖要动军屯,绝对是可能整出大事的,大臣们都劝朱载坖慎重,但是朱载坖很清楚,军屯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如果不解决的话迟早是要出大事的。
    而且相比于直隶,山西也是卫所众多的地方,而且在山西,即便是出了什么事情,朝廷也好处理,而且朱载坖也很清楚,将这些土地再收回是不太现实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承认产权,免征籽粒,征收田赋,同时家中有人在军中的服役的,免征五十亩的田赋,通过这种手段,优待士卒们。
    同时现在这些被隐没的军屯土地予以清丈出来,缴纳赋税,但是朝廷发给地契,承认土地的所有权,同时将现存的军屯也都优先分给这些在军中的士卒的家属,实行军屯民田部分科则征收田赋,降低军户们的分担,将原本由军户承担的籽粒、军器制造等一系列的负担都予以免除,将军户解放出来。
    同时,朱载坖还准备调整这些卫所的设置,现在卫所的问题就是军士的逃亡和军余子弟的安置问题,对于军士的逃亡,朱载坖认为要增加军士的待遇,还有就是区分脱产的军士和屯田的军士,将脱产的军士和屯田军士分开,培养职业军队。
    同时对于军余子弟,可以优先招募进入朝廷的各种工场中学习技术,将他们组织起来在边疆地区新设立卫所,加强朝廷对于这些地方的控制,朱载坖的意思是仿照东晋的侨州郡县制度,将一卫或者一个都司的军余子弟组织起来,到朝廷新收复的这些地方去屯垦戍边,不管开垦出多少土地,都属于士卒个人所有,朝廷提供耕牛、农具等物资,十年免征。
    同时从这些军余子弟中招募士卒,在卫所兴办卫学,卫所子弟可以从卫学一路向国子武学考试,成为大明的军官,这样的话,能够尽可能的保留卫所的优点而避免卫所的缺陷,朱载坖要求各部院大臣们商量一下应该怎么处理,同时对于这些参与走私的官员、商人,照律以通虏的罪名严惩。
    除此之外,朱载坖要下旨在张四维,要求他整顿宣大山西等处的军储,查看军储虚实。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