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 章 事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萧何的前辈自然要将他在咸阳时的经历对萧何说一遍。
    二人对坐浅酌,秦酒性烈,喝着喝着萧何便有些微醺了,说话也大胆起来。
    萧何此时还不是后世那个掌管后勤阅历丰富的西汉丞相,他初出茅庐,事业才刚起步,但却已经开始对咸阳好奇了。
    刘季便给他讲自己在咸阳接触到的那些有才之人,有精通术算历法的柱下史张苍,经验老成的太仓令范增,儒家大师荀子,法家大师韩非子,这些人他……都不太熟。
    秦国官吏是出了名的忙碌,尤其是在都城做官的人,处理政务之余还要对付政敌或者著书立说,哪有时间搭理刘季?
    但架不住他长了一张舌灿莲花的嘴,这些仅见过几次面的人在刘季口中都成了他的熟人,很了解的那种。
    刘季喝得发晕,断断续续道:“萧兄之才,堪比韩非子。”
    对于当了十年无名小吏的萧何来讲,将他和韩非相比简直就是登月碰瓷,这句话要是说出去让别人知道了,一定会笑话刘季的。
    就连萧何自己,听
    到这话后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昨日姜珂说他才比管仲,百里奚,那是因为这二位去世已有数百年,所以后世才经常用他们来举例子,曾经张仪游说楚怀王的时候还说过楚怀王才智更胜楚庄王呢,这只是一句客套话,没想到楚怀王居然还真就信了。
    可韩非却还活着啊!
    萧何不敢置信自己在刘季心中的评价居然如此之高,而刘季在自己心中的印象确是……成不了什么大事。
    惭愧,真是惭愧啊。
    萧何问道:“刘兄何出此言?”
    刘季在姜珂身边待久了,别的优点没学会,她那种奇奇怪怪的强盗逻辑却学了个十成十。
    他分析道:“你刚才对我说,昨日主君问你新的沛县县令人选,你推荐了好几个,却都被她拒绝了,那时候你心中想的是什么?”
    萧何如实回答:“我当时心想她要求实在太高,整个沛县的人都不满意,难不成要将韩非子这样有才华的人调到沛县当县令她才满意?”
    “对,就是这样!”刘季放下酒觞拍手说道,他拍手的力气很大,发出的声音很响亮,震得萧何一个激灵,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刘季身上,只听他又说道,“这就证明在你心中,只有韩非子那样的人才才配得上沛县县令这个位置!!”
    萧何大脑一转,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这句话似乎哪里不对,但又很对。
    刘季:“萧何,我问你,现在的沛县县令是谁?”
    萧何迟疑地指向自己:“是……我?”
    “对,就是这样。这就证明你已经具有能和韩非子比肩的能力了。”
    刘季一顿忽悠,把萧何说得晕头转向。
    “我,就是我。”
    萧何突然想到昨日姜珂嘱咐自己的话,她告诉自己莫要妄自菲薄,不可过于轻视自己。
    于是就这样,在姜珂和刘季的共同努力下,萧何成了整个泗水郡中最自信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刘季这些年来人缘一只很好的原因。
    而他们口中的“才华对比器”韩非现在正在咸阳深思熟虑自己的新书该如何结尾。
    他的读者催更催得太紧了,而且不仅要数量,还要质量,虽然韩非本来也是个严谨认真的人,不会随便糊弄,但落下这本书的最后一笔后,韩非还是又将这本书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其中没有出现任何错误。
    没办法,谁让他的读者是这世间位高权重的秦王呢。
    除此之外,他的先生荀子,师兄师弟们,还有张良这些小辈也会经常借阅他的书来看。
    但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韩非依旧认为自己的书写得很好,洞见症结,针砭时弊。
    这本《五说》被送到章台宫后,嬴政迫不及待处理完政务,连夜观看,几近痴迷,一连看了数天,看完之后还忍不住再看第二遍。
    果然,韩非子的才华一直优秀,甚至随着时间的增加,阅历的深厚,他写书的笔触和思想日臻完善,
    更加完美。
    嬴政心中不由得庆幸,幸亏当年没有杀掉韩非,否则便不会有今天这本《五说》了。
    看过数遍《五说》,嬴政便趁着处理政务的机会询问李斯他最近可有著书,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嬴政又问起了荀子。
    荀子没写完。
    张苍的书最近倒是有在收尾,但那是一本有关算学的书。
    某日君臣谈话,蒙毅偶然间说了一句:“我阿姊最近也在写书。”
    这句话激起了嬴政的好奇心,他问道:“你阿姊不是在学堂当老师吗?她写了什么书?”
    蒙毅思考片刻,答道:“这臣倒是不太了解,等臣休沐时去沣水找阿姊,询问一番便知。”
    嬴政点头,算是默认了。
    于是五日后,蒙毅向嬴政呈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