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上的激战”到平汉路上的交火,还有绥远、察哈尔地区国共两党间的争战,乃至整个华中、华北的搏斗,其缘盖出自此。
如此这般,在《双十协定》签字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内战事实上已在不断进行,内战的事实已经客观存在。不过,所不同的是,此时的内战尚未成为全国性的,还是限制在一定范围的,是紧紧围绕和谈而展开的。国共两党都没有停止和谈。蒋介石认为他并没有放弃政治解决的打算:**也讲,要继续在谈判桌上与国民党作斗争,迫使蒋介石最终停止战争。总之,说到底,这期间的一切,“战”都是为子,“谈”为谈判增加筹码。
**由重庆返回延安后。中国**的总谈判代表周恩来仍留在重庆主持和谈。
周恩来和陪同**回延安后又返回重庆的王若飞此时的任务是继续同国民党代表谈判,解决《双十协定》没有解决的问题。
1o月2o日,在重庆的第二轮商谈正式开始,地点是宋美龄在市区的住宅之一的中四路德安里1o3号。参加会谈的代表,**方面是周恩来、王若飞:国民党方面只剩下了张群。王世杰、邵力子3
人。张治中没有参加,去处理9月份新疆的“伊宁事件”了。
《双十协定》的第二条规定:,“关于政治民主化道路问题:一致认为应迅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并应先采取必要步骤,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及召开国民大会各项问题。现双方正与各方洽商政治协商会议名额、组织及其职权等项问题,双方同意一俟洽商完毕,政治协商会议即应迅召开。”因此,有关政治协商会议的问题,基本原则已经确定,出席政协会议的名额也已达成协议,暂定37人。现需要进一步商谈的,主要是名额的分配、组织及职权等问题。经协商,大部分问题均达成了协议。双方一致同意,政协代表的名额为36人,由四方面组成。其中:国民党方面9人,**方面9人:民盟9人:无党派社会贤达9人。
然而,到了政协开幕前夕,蒋介石却又出尔反尔,在代表名额问题上掀起一场不小的风bo。
原来,到了政协开幕前夕,蒋介石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民盟与**的关系特别好,在政协会议上可能完全倒向**一边。此外,无党派的社会贤达,蒋介石虽然可以拉过去一些代表,但不可能完全控制。
这样一来”**不可能被孤立,国民党倒有被孤立起来的可能。
于是,蒋介石及其谋士们决定在民盟的代表名额上打主意。
民盟”即中国民主同盟,其前身为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3
月由反抗国民党压迫,谋求共同生存的各中间党派在统一建国同志会的基础上秘密成立,当时定名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参加该同盟的主要有三党三派,即青年党、国社党、第三党和救国会、职教派、乡建派。
然而,由于三党三派并非以党派名义集体加入民主政团同盟,其领袖和成员都是以个人名义自愿履行人盟手续才成为盟员的,因此,原来的各党各派仍是独立的,同盟的决议和行动在法律上和实际上对各党派并无约束力。另外,民主政团同盟成立时,推选黄炎培、张君励、粱漱演、章伯钧、左舜生为同盟常委,黄炎培为常委主任,左舜生为秘书长”章伯钧为组织部长,罗隆基为宣传部长。民盟一开始就是一个代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爱国的民主党派。尽管民盟中不少领导成员主张走中间道路,展资本主义,与**政见有分歧,但民盟坚持抗日,要求民主,反对一党专政,则与**完全一致。因此,民盟与**建立起了较好的关系。
蒋介石忧虑的正是这一情况。因此,要想方设法分裂民盟,要在民盟的政协代表名额上做文章。
1945年12月的一天,张群、吴铁城邀请民盟部分常委开了一次座谈,被国民党唆使的青年党领袖左舜生狂妄地提出要占政协代表5席,使座谈会不欢而散。
蒋介石下决心要把青年党作为独立的单位拉进政协”并占据5席。
**起初支持民盟,反对蒋介石承认青年党以独立的单位参加政协。
后来经征得**中央同意,周恩来取灵活政策,提出民盟继续保持口个名额,青年党可另成单位,保有5个名额。代表总人数则由36人增加到38人。以上问题解决了。这场风bo的生和解决说明了国民党用心险恶,而**则顾全大局。从表面上看,似乎国民党为青年党争得了5个席位,但是他们企图分化**与民盟关系、最终达到孤立**的诡计却被击破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一风bo是后来才生的。
在1o月2o日的会谈中,有关政协的问题比较顺利。21日,双方继续商谈。除继续讨论政协问题外,双方还谈到了军队停止前进、恢复交通,召开国民大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