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远征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杜聿明告诉高飞,中英共同作战的准备,中国方面早在一九四一年六月便开始着手了。先,在昆明成立了“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林蔚任团长,萧毅肃任参谋处长,并以在云南边境的第五、第六、第六十六三个军作为与英军并肩作战的基本部队。对这些部队加强了装备,勒令加紧训练。英国方面,在中国考察团考察时,缅甸仅有英缅军第一师,而且尚未装备完善,珍珠港事变前后增加了英印军第十七师、英澳军第六十三旅及装甲第七旅,有坦克一百五十辆,并有炮兵、空军等部队。但对缅泰边境却塞无防备。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珍珠港事变后三天,即十二月十一日,蒋介石下令第六军九十三师开进车里,第四十九师以一个加强团开进畹町归英缅军总司令胡敦指挥;十六日,又命令第五军、第六军动员入缅,协同英军作战。十二月二十六日,第五军先头部队到达保山附近,又因“英方表示第五军、第六军主力暂时毋庸入缅”而中止。十二月二十九日又令第五军毋庸入缅,必要时向东转运。二月二日第二次布动员令,命第六军集中于芒市、遮放、龙陵,等待英方派车来接运入缅,但车始终未派来。二月十六日第三次动员,说是“仰光情况紧急,英方代表请求,派部队入缅”。
    “我正是因第三次动员,奉召来渝的。”
    杜聿明介绍完情况,作了结束语。
    高飞听着听着,拳头越攥越紧,最后,情不自禁地砸在沙坐垫上:“咳太迟了太迟了到了这种局面,才要求我们进军,这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啊”
    “是的”杜聿明阴郁地说。因为他是当事人,更早意识到情况的严峻。但他既不能事先说服蒋介石力争早日出兵,事后又不能不听命去冒风险,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高飞长叹一声:“光亭兄,实话告诉你,前几天委座打电话到福建,征询我出任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职务,我谢绝了,就因为考虑到英国人狡猾多变,后来委座再次打电话问我,钧命难违,不得已答应下来了。却还没有想到这个老牌殖民者竟然如此愚昧。狡猾加愚昧是最可怕的,因为仅仅是狡猾,还有机敏的一面,会见风使舵,仅仅是愚昧呢,也还有憨厚的一面。狡猾加上愚昧,就失去了机敏的一面,愚昧加上狡猾,又失去了憨厚的一面。假如二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么,必然是一个既野蛮又残忍的家伙。你想想看:跟一个没有理性、没有感情的家伙结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杜聿明听高飞如此分析英国人,态度又是那么严峻,他想笑又不敢笑,忍了半晌,才勉强应酬了一句:
    “高长官分析得既精辟又风趣。”
    高飞也看着杜聿明:“光亭兄,我不是在说笑话,帝国主义给我们教训太多了。如果今天你不能很正确地认清你的伙伴,那么,总有一天会被他所害。”
    他见杜聿明连连点头称是,但神色间仍旧漫不经心,内心中不祥之兆油然而生,暗想:光亭兄这样掉以轻心,是要付出代价的。于是语重心长地说:“光亭兄,夫兵者,乃凶器也。动凶器而不谨慎,后果不堪设想。英国人不可靠,美国人同样靠不住,到了战场上,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这就需要我们上下一致,精诚团结,捐弃一切私嫌,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位。”
    杜聿明并没有真正理解高飞的叮嘱,他只是就事论事地向高飞表态:“老弟放心,为将者马革裹尸无所遗憾。光亭兄愿在麾下鞠躬尽瘁”
    高飞虽明白杜聿明并没有了解自己的意思,但是,作为副职,能向自己这样表态,也还是难能可贵的,于是伸过手去,在杜聿明那放在膝上的手背上紧紧按住,两颗军人的心,此时此刻交织在一起。
    接近黄山官邸,只见岗哨星罗棋布,戒备森严。
    显然官邸已接到报告,何应钦已在官邸门外等候着高飞的到来。
    高飞见何应钦在迎候,赶紧下车,紧走几步,“啪”地一声行了个军礼。何应钦没有按规矩还礼,却伸着双手迎上去,满面春风地说:
    “高老弟,一路辛苦了,军情紧急,委座盼你来犹如大旱之望云霓快进去吧,你我有话以后再细谈。”
    诸将领在蒋介石官邸内的会客室里坐定,蒋介石并没有及时出见,虽然如此,将军们一个个仍然正襟危坐,不敢稍有懈怠。
    会客室陈设极简单,几组沙而已,没有古玩字画,也没有其他什么摆设,侍从副官给每位将军送上一杯白开水,就再没有什么别的招待之物了。这一方面是蒋介石要向人们表示:抗战期间物力维艰,一切应该从简,另一方面也因为蒋介石自从军以来便戒掉了烟酒,任何宴会他都滴酒不沾,部下们更不敢在他面前饮酒、吸烟了。
    大约过了一刻钟,一个侍从参谋进来通报:“委座到”
    第六百二十六章“远征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