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给他尝一点甜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赏梅宴的前一日,阮凝玉才收到了帖子。
    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
    春绿气鼓鼓地道:“三夫人一看便是故意的,今晚才将帖子交给小姐,这样一来,小姐就没时间准备新衣和新首饰了,就是想故意压小姐的风头。”
    没想到到了戌时,书瑶便捧着檀木匣,送来了件裙子。
    那是件月白色织锦流云裙,细密的针脚在裙幅上绣出振翅欲衔玉兰花蕊的凤鸟,尾羽金光流泻,竟似活物般要冲破锦缎飞向天际。
    而上面还压了件红色绸缎斗篷,色如窗外枝头的......
    ###深化改革
    尽管帝国的重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苏婉儿深知,这仅仅是开始。她意识到,要实现国家真正的繁荣昌盛,仅靠表面的恢复远远不够。因此,在一次朝会上,她提出了更加深入的改革方案。
    “诸位大人,”苏婉儿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官员,“如今战后重建初见成效,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要想让这个国家真正强大起来,我们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彻底的改革。”
    她的提议立即引发了热烈讨论。一些保守派大臣皱起了眉头,他们担心这些改革会动摇现有的权力结构。“苏大人,您所说的改革具体指什么?是否会触及到某些既得利益?”一位年长的大臣问道。
    苏婉儿微微一笑,从容答道:“改革的核心在于公平与效率。首先,我们要重新审视税收制度,确保富者多缴、贫者少缴甚至免税。其次,我们需要建立更为透明的选拔机制,打破世家垄断官职的局面,让更多有才华的人能够脱颖而出。”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了部分权贵家族的不满。然而,苏婉儿早有准备,她拿出了一份详尽的数据报告,用事实证明了当前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各位可以看看这份数据,每年因贪腐而流失的国库资金高达数百万两银子。如果我们将这笔钱用于民生建设,那么多少百姓能因此受益?”
    面对如此清晰有力的论证,许多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大臣也不得不点头表示认可。最终,经过多轮辩论和调整,苏婉儿提出的改革方案得以通过,并逐步付诸实施。
    ---
    ###教育兴邦
    与此同时,苏婉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她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军事和经济上,更重要的是国民素质的提升。于是,她亲自参与编写教材,并邀请各地知名学者共同完善教学内容。
    “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习的不仅是四书五经,还应该包括天文地理、医药农学等实用知识。”苏婉儿对负责教育事务的官员说道,“只有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为国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为了推动这一理念,她在京城设立了第一所综合性学堂??明德书院。这座书院不仅招收贵族子弟,还特别开设了专门面向平民的班级,免费提供食宿和书籍。此外,苏婉儿还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以丰富教学资源。
    随着时间推移,明德书院逐渐成为全国闻名的学府,吸引了无数学子前来求学。其中不乏出身寒门却天赋异禀的年轻人,他们在接受良好教育后,纷纷投身于各行各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边境安宁
    另一边,林若雪也在紧锣密鼓地加强边防建设。她深知,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边境地区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为此,她提出了一套全新的防御体系。
    “我们不仅要加固城墙,还要修建一系列观察塔和信号站,以便及时发现敌情并迅速响应。”林若雪向手下的将领们解释道,“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按照她的计划,边境各州郡都建立了民兵组织,由专业教官定期训练。这样一来,即使正规军暂时无法赶到,也能依靠当地的武装力量抵御外敌入侵。
    此外,林若雪还注重发展边境地区的经济。她鼓励商人前往这些偏远地带开设商铺,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渐渐地,曾经荒凉的边境城镇变得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定居于此。
    ---
    ###沈子涵的秘密任务
    相比苏婉儿和林若雪的高调行动,沈子涵则显得低调得多。他始终留在南方山区,执行着一项鲜为人知的任务??监视那些可能再次发动叛乱的势力。
    一天夜里,沈子涵带着几名亲信潜入一座隐藏在深山中的秘密营地。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终于发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这些人果然还活着!”沈子涵低声说道。
    原来,这些叛军残余并未完全被消灭,而是分散躲藏起来,伺机东山再起。沈子涵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给苏婉儿,并建议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
    苏婉儿思索片刻后,决定采取一种巧妙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