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伍爱华的三赢论一出,古代人和现代人完全是两种反应。
    现代人:【哈哈哈哈哈说的太对了!这么完美的办法都给他们想到了,不愧是当时最聪明的一批人!】
    古代人:【这不是应该的吗?不然那么努力科举做官是为什么呢?】
    “科举做官是为什么?”伍爱华看到了古人的弹幕,不由反问:“十年寒窗,拜读了先贤那么多大作,在千年历史中感悟人生意义,最后得出结论,做官是为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谁敢?!”朱元璋对贪腐可谓是深恶痛绝,一听就蹦起来了。
    还是个孩子的朱棣忍不住问大哥朱标:“哥!知府三年都有十万哎!咱以后当了亲王,爹能给咱十万的年俸吗?”
    朱标慈祥地摸了摸弟弟的头,给了他一个微笑让他自己体会。
    朱棣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三年十万有可能吗?”
    朱标告诉朱棣:“你要是别去问爹,还有可能,你要是去问了,那就不可能了。”
    朱棣闭紧了嘴巴,用实际行动告诉亲哥,自己绝对不会去多嘴问。
    三年清知府的梗现代人都听说过,古人这时候的弹幕就显现出来了。
    【知府是什么级别的官?】
    【考了科举能够直接当知府吗?】
    看到弹幕,伍爱华感慨:还真有人不知道知府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啊!居然还会问考完科举能不能直接当知府?
    部分古人:当然不知道啊!我们又没有知府这个官职,更没有科举这种制度!
    伍爱华干脆解释了一下:“古代的知府,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正厅级干部,为了避免有观众老爷对于我们现代官职级别也不清楚,我就解释一下,正厅级干部,在地级市大概就是市长或者市、委、书记,在省里就是一个省厅的厅长,在中央的话,大概就是一个部门的中层干部。”
    “当然,因为古代没有分设市长和市、委、书记的职位,所以知府就相当于是同时担任了市、委、书记和市长,掌握一地政治经济大权。”
    “至于说科举之后能不能直接当知府?”伍爱华真的想笑:“科举之后最多让你当个知县或者县丞,也就是县长或者常务副市长,你想当市长?这和问考上公务员是不是就是厅长一样,不可能。”
    “虽然有些新闻说某某博士过去政府就是副县长,但是全国才几个?人家都是紧缺性人才去到艰苦岗位,而且也是副处级,正常人进去就是科级干部而已。”
    伍爱华解释的时候,古代的记录员纷纷将她透露的信息记载了下来。
    “解释大概就是如此,大家还有其他的问题吗?”伍爱华询问弹幕。
    【那十万雪花银,相当于多少钱,或者多少粮食呢?】
    这条弹幕是范仲淹问的。
    在北宋做官,多多少少都要懂一点经济的内容,不然在商业发达的北宋是做不了实务官的。
    作
    为庆历新政的主持者,范仲淹在地方历任过多次亲民官,所以对于这种事情非常敏感。()
    “?侼???”??乓???卢_????????絶??卟蹎????
    ∟想看尔徽写的《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第27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查完之后,伍爱华回答道:“十万两相当于大概一千五百万元,也就是说清代清廉的知府一年大概能够贪污受贿五百万左右。”
    “至于说多少粮食,现在的粮食,便宜的大概两元钱一斤,等我拿个计算器算一下?”伍爱华说道。
    古人连忙记下“元”这个单位,又在心里默默换算,而后震惊:“兔子那时候的粮食,怎么会那么便宜?!”
    “你忘了她之前说过,他们亩产千斤!”有人依然记得。
    听了这话,大家也觉得还算合理:毕竟那是亩产千斤!
    因为冗官财政问题的范仲淹继续提问道:【那一个市长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呢?】
    伍爱华挠头:“市长一年的收入有多少?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如果是普通公务员的话,我有学长学姐和同学在政府部门,还是能够知道大概的数据的,但是他们可没人当上市长啊~”
    “不过阳光工资之后,有公布过他们的基础工资有一万,那么加上规范的津补贴和绩效,一年再怎么也得有个二三十万元吧?”伍爱华猜测道:“当然这个地区性差异也很大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中部东北没办法比的。”
    “地区性差异?”范仲淹默默琢磨。
    但是换算一下,一个市长相当于一个中央部门的中层干部,应该差不多是五品官的级别了,一年二三十万收入,大概就是一年一两百两,这收入不算少,但是福利显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