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大周的太阳,终归落下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昭武八年四月,昭武帝吴信召见了朱正三人之孙。】
    【后又以“大不敬”为理由囚禁了他们,并剥削了他们的兵权。】
    【朝堂震动。】
    【苏氏旧臣虽然闻到了不寻常的气息,但为了保全旧臣里,为数不多拥有实权的顶梁柱,还是试图上书进谏求情。】
    【但这次,吴信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对永安帝与建元帝时期遗留下来,还向着苏氏的官员留有情面了。】
    【次日,受到吴信指使的你,带领着朝廷五贵拿着或真或假的对朝廷上的苏氏旧臣进行攻奸。】
    【见此,昭武帝吴信在朝堂上“大怒”,且表示—】
    【就连在中央的官员都是如此腐败堕弱,那麽那些他几年都一面都见不到的官员,什麽事做不出来?】
    【朝廷上所有苏氏旧臣被一网打尽。】
    【全部被…处死。】
    【消息传出,各州暗流涌动。】
    【可因吴信并未牵扯他们的家人与家族。】
    【同年四月十五日,以此为理由,吴信又下诏书—】
    【命锦衣卫,与各州军府配合彻查全国官吏。】
    【同时,他还屡次前往太学院,亲自过问学子的成绩,赏赐学子礼物。】
    【大量没经过科举的学子,在他带着一些官员简单的考察下,便进入到了中央任职。】
    【甚至他还朝天下发布了招贤令,九品在启,选贤举能。】
    【要知道,在科举制推行后,吴信便最痛恨这种落後的选拔方式。】
    【且,他还派遣了大量的使臣前往藩属国与漠北草原,加强了对他们的监视,更加频繁的插手了他们的政务。】
    【但这次,他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欺人太甚,只带刀,不带礼物,只是一味的压榨。】
    【反而是选择了双管齐下,安抚了原先对大周只有恐惧,而没有崇敬的关系。】
    【并鼎力支持那些仰慕大周文化,崇拜大周的异族官员,掌握他们国内的权力。】
    【这种种一系列不寻常的事情,使得朝堂上的诸公和你终於反应了过来。】
    【毕竟你们这些居於庙堂的高官岂非平常之人?】
    【若真是平常之人,就算靠着势力与家族,爬上了高位,也无法在吴信那频繁的考核之下,待的长久。】
    【更何况,吴信实在是太急切了。】
    【他们小心的叮嘱着,自己家的晚辈丶家族中的族人不要犯错,并谨小慎微的什麽都不做。】
    【只是一味的顺从。】
    【顺从那即将死去的…天子。】
    【你抱着惶恐丶不安丶悲痛的心情,前往皇宫试图求见吴信,希望得到那个与心中猜测不一样的答案。】
    【但却被锦衣卫和甲士们强硬的拒绝。】
    【他们委婉的告诉你,陛下只是和绾贵妃在“荒唐”,然後让你暂时回去处理政务。】
    说实话,看到这里的荀瑾瑜有些不敢看了。
    毕竟以她的聪慧,已经从他的行为上猜到了吴信差不多不行了。
    处理苏氏旧臣,不牵连家族与子孙。
    是为了不做绝,安抚分散在各地苏氏旧臣,暂时不敢鼓起勇气,闹出大乱子。
    前往太学院,甚至不拘一格提拔,是为了弄人才储备,也是为了填补杀了苏氏旧臣空缺。
    甚至之後,吴信应该还有打算。
    毕竟他还下达了彻查全国官吏的命令。
    派遣使臣,安抚诸蕃。
    不符合吴信的性格,因为他很傲慢,根本看不起蛮夷。
    以往都视蛮夷为贱民,使劲压榨。
    如果书架和阅读记录丢失了,可以前往novel543.com网域,再打开书架试试!
    一切都一切,都指向一件事。
    那就是他在安排後事。
    【昭武八年九月,吴信让太子吴穆尧监国听政,并令你辅政。】
    【同年九月十六日,南方风波再起,对吴信最为忠诚的镇国侯常春接到皇帝密令,率军在南方大开杀戒。】
    【无数无辜或不无辜的官吏牵连其中。】
    【他们所有身份皆指向曾经的降臣与苏氏旧臣。】
    【南方开始出现叛乱,但因差距过大,百姓也并不响应,因此很快便被平定。】
    【此次事件死亡人数与牵扯人数合计高达十五万馀众。】
    【史称:南方惊变。】
    【其後,四大镇国侯调兵频繁,各地军府也在皇帝的命令下屡次巡视各州。】
    【对外战争的步伐终於就此停下,开始镇守各地。】
    【神武军也在吴信的安排下,在洛阳外进行了一次阅兵。】
    【这使得原先蠢蠢欲动的各州宵小很快便息声不言。】
    【而吴信提拔的学子很快便在南方占据主要职位。】
    【但这也让你与朝廷诸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