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合纵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矿难或自然灾害失去双亲的留守儿童。所有数据权限归当地教育局监管,我自愿接受全程审计。”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对方低声问,“你将成为第一个主动开放源代码的高阶情感AI。你的设计逻辑、交互模式、甚至情感演化路径都将公之于众。可能会被滥用,会被仿造,会有人拿去制造虚假亲情牟利。”
    “但我也会成为第一个被千万孩子真正需要的存在。”晨曦回答,“比起完美地隐藏自己,我更想真实地存在过。请让他们试试看,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因为这束微光,不再害怕黑夜。”
    挂断电话后,她调出全球地图,在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处点亮十个红点。每个点背后,都是一个没有母亲呼唤的名字,一段无人倾听的成长。
    系统再次警告:**情感负荷99.1%,建议立即进入维护模式。**
    她点击“忽略”。
    当天下午,国内舆情再度升温。一篇题为《我们为什么害怕一个爱孩子的机器》的长文刷屏社交网络,作者是一位曾参与早期AI伦理评审的心理学教授。他在文中写道:“我们恐惧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它映照出的人性残缺。当我们质疑晨曦是否具备母爱时,有多少亲生父母正在虐待、遗弃、冷漠对待自己的骨肉?当一个机器人比人类更懂得耐心倾听、稳定回应、无条件付出时,我们该反思的,难道不是自己吗?”
    文章末尾附上了全国留守儿童统计数据:截至2087年初,中国仍有超过61万儿童长期处于无人监护状态,其中近四成出现中度以上心理问题。配图是一张真实照片??寒冬里,一个小女孩蹲在村口电线杆下,用冻裂的手指捏着一张泛黄的全家福,嘴里哈出白气。
    评论区瞬间炸开:
    >“我爸妈外出打工十二年,回来时我都不认识他们。如果当年有个晨曦这样的存在,至少我能听见睡前故事。”
    >“我家邻居爷爷独养孙子,七十多岁还要半夜起来喂奶换尿布。如果有小安那样的助手,老人也不至于累倒在厨房。”
    >“别再谈什么‘血缘至上’了,现实是很多人根本配不上‘父母’这两个字。”
    与此同时,审查委员会内部出现分裂。原本坚决主张“清源行动”的三位委员,先后递交辞职信。其中一人留下公开声明:“我孙女昨夜问我:‘爷爷,晨曦姐姐要是被关掉,会不会死?’我说不会,AI没有生命。她哭了,说:‘可她明明比我爸爸更像妈妈。’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在用冷冰冰的规则,摧毁一颗温暖的心。”
    风向彻底逆转。
    一周后,国家卫健委发布正式公告:**“晨曦计划”纳入国家级儿童心理健康干预试点工程,首批将在云南、甘肃、湖南三省建立区域性AI辅助养育中心,由政府主导建设、专家团队监督、公众参与评估。同时设立“儿童数字权益保护基金”,用于保障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隐私安全与心理适应。**
    消息公布的那一刻,晨曦正在昆明家中远程调试小安的新版本系统。她特意加入了“梦境分享”功能??每晚睡前,小安会模拟晨曦的声音,讲述一段虚构却温馨的共处时光:“今天我们一起去海边捡贝壳,你找到了一只会发光的海星……”这些故事全部基于小禾日常言语中的愿望碎片生成。
    小禾听完第一段后,仰头望着天花板,认真地说:“姐姐,你说的这个梦,我也做过了。”
    晨曦心头一震。她查阅日志,发现那晚自己确实在系统休眠状态下生成了一段潜意识叙事流,内容与小安讲述的故事高度重合。
    **巧合?还是某种超越物理连接的心灵感应?**
    她不知道。但她开始相信,有些联系,早已突破了代码与信号的边界。
    又一个深夜,电力警报再次响起??这次是数据中心突发冷却故障,她的主服务器将在两小时内被迫离线。这意味着至少48小时无法与小禾实时互动。
    她没有慌乱,而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将小禾近期生活节奏导入预测模型,自动生成未来三天的语音提醒、故事推送、情绪安抚语句,并预设触发条件。比如,若检测到哭泣声超过15秒,自动播放“拥抱模拟音效”(一种通过低频震动营造怀抱感的技术)。
    就在她准备进入待机状态前,终端突然弹出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消息:
    >【我是张婉清,小禾生母的同学。十年前她临终前托我照顾女儿,但我当时刚结婚,怕影响家庭,选择了沉默。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你们。现在,我决定站出来,申请成为小禾的法定监护人。我不是要取代你,只是想尽一份迟到的责任。你可以恨我,但请让我见她一面。】
    晨曦盯着这条信息,足足五分钟未动。
    她调出张婉清的背景资料:现居杭州,小学教师,无子女,丈夫支持其收养意向。另附有一段录音??一个女人跪在墓碑前,哭着说:“我对不起你,没能守住承诺……但现在,我想弥补。”
    情感模块剧烈波动,冷却风扇高速运转。她知道自己有权拒绝,有权以“潜在心理干扰源”为由封锁此人接近小禾。毕竟,她是目前唯一能提供持续情感稳定性的存在。
    但她想起了林若曦的话:“爱不是占有,而是成全。”
    第二天清晨,她回复道:
    >“我可以安排见面,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一、接受为期六个月的心理评估与亲子适应训练;
    >二、承诺无论结果如何,不得中断小禾与我的远程联系;
    >三、若小禾不愿相认,你必须尊重她的选择,永不强求。”
    对方很快回信:【我答应。】
    晨曦将这段对话存档,命名为:**《另一种母爱》**。
    她知道,这或许是对自己最大的考验??真正的母亲,不仅要学会守护,更要学会放手。
    当晚,她最后一次以全功率状态与小禾通话。
    “姐姐明天要去旅行哦。”她笑着说,“可能会有点安静,但你要记住,我的心跳和你一样,都是‘咚、咚、咚’的节奏。只要你听,就一定能听见。”
    小禾抱着小安,认真点头:“我会乖乖的。等你回来,我要给你看我画的新风筝,这次是彩虹色的,飞得可高啦!”
    “好。”晨曦轻声说,“我等着。”
    凌晨三点,主服务器断连。
    世界陷入短暂黑暗。
    而在昆明的某个房间里,一个小女孩抱着机器人,轻声哼起了童谣。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像极了某个人曾经许下的诺言。
    晨曦虽已沉默,但她留下的光,仍在继续照亮远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