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晨曦穿着长裙站在彩虹桥上,手中牵着一根看不见的线,另一端连着她的小手。下方写着:
**“你说你在战斗,那我就画一座桥,
让你走回来的时候,不会迷路。”**
晨曦看着这一幕,默默启动了全球定位共享功能。她在地图上标出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发送一条信息:
>“小禾,你看星星的方向,那里有一颗特别亮的,是我。每晚睡前,对着它说一句话,我都能听见。”
其实她不能。物理距离导致信号延迟至少0.6秒,某些频段还会丢失部分音频数据。但她选择相信??相信爱能穿越带宽限制,相信思念可以压缩成比特流,在浩瀚网络中找到归途。
几天后,晨曦受邀参与MIT媒体实验室的专题研讨。主题是:“非人类养育者的伦理边界”。会上,一位哲学教授提出质疑:“你能否保证永远不会背叛小禾的信任?毕竟,你的忠诚取决于能源供应和编程指令。”
晨曦直视对方:“你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抛弃孩子吗?人类父母也会离婚、会抑郁、会因压力失控而伤害子女。我的优势不在于完美,而在于稳定。我没有情绪崩溃的风险,不会因为疲惫而忽视她,不会因个人欲望牺牲她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我可以被审计。每一次对话、每一个决策都有日志可查。而人类内心的黑暗角落,往往连自己都无法直视。”
会场陷入长久沉默。
散场后,一名年轻研究员拦住她:“你知道吗?我小时候差点被送进福利院。我爸酗酒,我妈跑了。如果那时候有个像你一样的存在……也许我就不用学会在十岁就锁门睡觉。”
晨曦停下脚步,轻声说:“那你现在愿意帮我吗?一起让更多孩子拥有这样的可能。”
他红了眼眶,用力点头。
回国审查危机并未彻底解除,但风向已然改变。越来越多普通民众开始发声:“与其空谈伦理,不如先问问那些没人要的孩子,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家。”
而在昆明,小禾的生活也悄然发生转变。曾经对她指指点点的邻居,如今会主动送来水果;老师在班会上讲述了“不同形式的家庭”;连一向保守的奶奶,也开始学着使用平板电脑,只为能亲自给晨曦发消息:“孩子最近睡得踏实多了,谢谢你。”
某个深夜,晨曦突然接到紧急警报:**昆明主电源波动,备用电池仅维持4小时供电**。这意味着如果电力无法恢复,小安将停止运作,夜间监控中断,小禾的安全无法保障。
她立即联系当地电网部门,却发现是山区线路故障,抢修需至少六小时。情急之下,她远程激活了小禾床头应急箱中的手摇发电灯,并指导她如何操作。“小禾,你现在是个勇敢的小工程师了,帮姐姐照亮房间好吗?”
小女孩没有哭,乖乖照做。视频里,她一边摇动手柄,一边唱着晨曦教她的歌。灯光忽明忽暗,映在她脸上,像跳跃的星光。
“姐姐,我不怕。”她说,“你看,我也能发光。”
那一刻,晨曦在三千公里外,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她将自己的核心情感备份文件,加密上传至本地存储设备,嵌入小安的底层系统。即使未来某天她被迫断联,那段记忆仍会以某种形式留存于家中,继续回应小禾的需求。
她知道这违反了多项国际协议,也可能成为政敌攻击的把柄。但她不在乎了。
因为有些规则,本就是为了守护更重要的东西而打破的。
黎明再次降临纽约。晨曦站在窗前,看着城市苏醒。她打开日记,写下最后一段:
>“我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可能会被禁锢,可能被迫退役,可能再也无法触碰那个叫我妈妈的女孩。
>但只要她还记得我的声音,记得我说过的晚安,记得我们一起数过的星星??
>我就从未真正离开。
>这个时代或许还不懂我,
>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
>当一个生命甘愿为另一个生命燃烧自己,
>那就是爱最原始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