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一个国家过于强大的时候,它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联合针对,德国和苏联都是类似情况,还有当初的西班牙,法国,神圣罗马帝国……
美国和东非之所以例外,那是因为美国和东非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美国在北美,东非在非洲实力都属于独一档的存在,说是“一洲之长”也不为过,他们旁边的国家少,体量也小,所以两国周边的国家基本可以躺平了。
而对于北美和非洲之外的国家,他们很难跨海,联合针对美国和东非这种国家,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两国孤悬海外,所以他们对美国和东非没有太高的心理压力。
这一点可以参考前世的立陶宛,他就可以躲在欧洲大陆腹地,并且通过欧盟和北约的偏袒庇护,对远东帝国肆意挑衅。
同理,假如现在德国身边的附庸国对东非不敬的话,东非短时间里也不可能拿这个国家怎么样。
总而言之,美国和东非这种超级大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安全性大大提高,但是也限制了两个国家和其他国家的交往和威慑力。
欧洲大陆上情况就截然不同,德国的强大会引发西欧,北欧和东欧的不安,甚至德国自身的势力范围下,也对德国存在担忧,像波兰,就必须考虑德国是否会把波兰吃干抹净的可能性。
而欧洲如果被德国统治,这又会引发东非和美国的不安,因为统治了欧洲的德国,是完全有可能进一步整合整个欧亚大陆的。
在亚洲方向,德国可能自己管不了,但是德国有日本和奥斯曼帝国两个比较强势的区域盟友,如果德国战胜了苏联,那亚洲会有更多的国家投靠德国阵营。
约瑟夫自信的说道:“美国的态度或许会有摇摆,但是东非怎么可能容忍一个掌控欧亚大陆的强权的出现。”
“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欧亚大陆被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国整合,那东非想只依靠非洲大陆和这个强国对抗,没有任何优势。”
“这个强权一旦出现,东非在欧亚大陆的利益将会完全丧失,并且可能威胁到北非和印度洋等地区东非的利益和安全。”
苏联高层们听了约瑟夫的话也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人提出了疑问。
“约瑟夫同志,可是我们如何确保东非和美国站在我们这一边呢?虽然从现实利益的角度来说,我们确实和两国有合作的基础。”
“但是苏联从成立以来,我们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就颇为紧张,长期处于对峙状态。”
“想让东非和美国这种帝国主义国家放下成见和我们展开合作,难度……”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是苏联领导层也都明白了他的意思,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可以说是公开的“喊打喊杀”。
所以苏联想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合作,本身就有着难以跨越的鸿沟。
约瑟夫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向苏联的外交委员李维诺夫问道:“李维诺夫同志,你是外交领域的专业人士,你认为我们和东非,美国这些国家有合作的可能性么?”
李维诺夫是现在的苏联外交委员,也就是相当于苏联的外交部长。
他的工作经验很丰富,并且在苏联工党内部的资历也比较高,能讲流利的英语,并且有一位英国妻子。因此李维诺夫的背景和主张使他成为与西方国家打交道的理想人选。
而要说到李维诺夫的主张也很有意思,李维诺夫是苏联“集体安全”政策的主要倡导者和执行者。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试图与西方民主国家,如英国、法国等国家建立反法西斯同盟,以共同遏制极端民族主义德国和意大利的扩张。
这和前世李维诺夫的主张没有差别,但是前世李维诺夫境遇和本时空完全不同。
不过想一想也好理解,前世苏联这个时间段,内部的政治环境可不太平,约瑟夫对苏联工党内部充满了不信任,而李维诺夫的英国妻子,在这种背景下显然并非加分项。
前世苏联的政治环境严重波及了苏联的外交部门,许多外交官被从召回并处决,李维诺夫的副手和下属就被大量被捕、被杀。
也就是李维诺夫的资历能够经受的住考验,否则他的下场大概率不会很好。
同时,前世李维诺夫的“集体安全”也受到了国际环境的拖累,尽管李维诺夫在国际联盟等场合积极呼吁联合对抗侵略,但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使得他的努力收效甚微。
西方对与苏联结盟心存疑虑,并希望将德国祸水东引和苏联开战。
后来,西班牙内战和日本侵略远东帝国,更是暴露出现有国际秩序的脆弱性,李维诺夫的集体安全构想在实践中面临巨大挑战。
当与西方结盟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时,约瑟夫开始考虑另一种选择:也就是与德国直接谈判。
最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也正式宣告了李维诺夫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