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四百毫米以外的天下活得更好这是现实。所谓仓里实而知礼节,稳定的农业文明能让更多的人吃饱,能吃饱的人越多,去思考文明,奠定文明的人就能越多。你们看看金人,辽人,蒙古人哪个一开始说话时不是跟猴子叫差不多,就算最后他们能侥幸入主中原,也不得不被同化,因为他们的文明太弱了。”
听到这的王氏有些尴尬的低下了头,但一想到自己的父亲,祖父都是如此的仰慕汉文明,她一时间也算是理解了其中的根由。
“但不管文明等级的差异有多大。”朱元璋继续说道,“所有文明的第一要务都是共通的,那就是生存!环境越艰苦,生存的欲望越强烈!为了生存,人是可以杀掉另一个人的,更何况文明。所以,长城内外的战争至少在未来三百年内不可能停下来,只是大打,中打,小打的问题。”
“陛下,您所说的这三百年是虚数吗?”徐达忧心地问道。
朱元璋不免苦笑,能不能推开蒸汽工业的大门这件事,他知道自己大孙都说不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旦两百多年后的未来,真让辽东和草原合流了,那这仗的打法就要变了。
所以他朱严正地对徐达回复道:“不是虚数,大明的北部国防重点你已经看过了,我刚刚也说过了,根子就是辽东跟河套,这两处是挤压草原部落发展壮大的根本。”
徐达点了点头。
“可现在的问题是,这两处地方咱们要怎么才能拿稳?”朱元璋又看了朱樉一眼。
朱樉瞬间坐直了身子,挺胸抬头,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
“说到根子上,就是朝廷需要更多的财富,需要突破当下财政收入的上限!”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所以,朝廷要重视生产,要不断地汲取海外的财富,然后稳住大明最脆弱的几处边防。只有这样,大明在未来的无数场战争中,才能保持输得起的状态。”
“陛下,说什么输得起是不是有些太小看自己了。”蓝玉愣头愣脑地来了一句。
朱元璋大笑一声,“你能保证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会越来越差吗?咱大明的军户现在还能有地种,有饭吃,军户的子弟还能参加科考。可以后呢?”他摇了摇头,“别说以后了,现在你们当中有些人,或者你们的手下,就已经开始欺压他们了,咱收拾了几个侵占军户土地的将领,你们是没数吗?咱在的时候都有人敢这么做,等咱走了,这些军户会不会被一些人当成奴隶去用呢?等这种事越来越多,军队还会有战斗力吗?别说战斗力了,恐怕逃户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那个坐在皇位上的人想组织一支军队出来都不可能了。”
所有武勋都知道,这是会发生的事,不止是武勋会欺负士兵,文官更会。
“所以,咱要从大明立国起,就要把这种从全世界吸纳财富的规矩定下来,要让大明变成一个会不断攫取世界财富的巨兽。这样一来,哪怕以后军队战斗力不行了,哪怕以后继位的皇帝是个傻缺,不知道怎么带兵打仗,搞出来什么二十万大军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全军覆没的事情。大明也不可能一蹶不振,后续的皇帝还是可以用钱砸出一支能战斗的军队出来。咱要以后的大明,至少能做到这一点。”
李景隆思考着,哪个带兵的人能打出这样的神仙仗啊!
“咱有的时候,会想到陆秀夫。”朱元璋做了个深呼吸,“想到咱汉人的天下亡过一次的教训,你们猜这教训是什么?”
大殿里很安静,没有人回答,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位皇帝心中的答案。
朱元璋摇头失笑,“这教训是亡天下不重要。你看那些夫子老爷们,在亡天下后日子过得多滋润?滋润到现在他们都念念不忘了。咱以前其实也没想过这种教训,但咱现在知道了。如果北边的防御咱们最终输了,再让异族窃占了这大好河山,这些夫子老爷们,肯定会第一时间滑跪过去。因为有前科了嘛,上一次亡天下以后日子还不是过得红红火火的吗?到时候,我等的后人怎么办?说直白点,你们这几家人只要不犯大错,都是要与国同寿的。没了大明,你们的后代还剩下什么?”
现场的所有人都呆住了,这话说得真是过于露骨了,特别是对那些读书人的判断。他们真的会那样做吗?有人怀疑。
“不管你们愿不愿意,咱们才是一边的。”朱元璋走到李善长的面前,提醒道,“不要让自己走到咱的对立面去。”
“臣,不会的。”
朱元璋转身,走上玉阶,坐回到了自己的皇位上,“米禄,货币,奖惩各方面的改革,都会从你们这些人开始。咱不强求,不赞同的上本奏疏来,只要不捣乱,咱保你们一家一世的富家翁。”他顿了顿,见没人说话后,便看向了朱棣,“老四,你能为朝廷考虑,主动提出降低藩王的俸禄,这是好事,外加上你这次的榆木川大捷有功,咱赏你百分之三的大明第一建功集团的股份。”
朱棣一愣。
“这个大明建工集团是什么,你们到了商品博览会那天就知道了。”朱元璋看向了徐达,“你们徐家也有百分之三的股份。”
“谢陛下赏赐!”徐达当即出列,下跪谢恩,他知道这是陛下要用自己和老四打个样,所以完全没有拒绝,直接就接受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以后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咱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