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砖窑办公室。
    余阳坐在真皮靠背椅中,看向铺在办公桌上的4纸。
    上面罗列着‘油料包’营销方案。
    目的是挤兑d派系的大豆油,令自家拿下中低端市场。
    甚至对食用油市场造成冲击,令d派系的粮油厂元气大伤。
    在该方案中。
    自家首先要做的是给半成品蔬菜包,按照烹饪方式,配上20l~30l的三一豆油,再稍微提高半成品蔬菜包的售价。
    至于消费者买不买账……
    5月中旬到6月中旬,自家推出买50块钱蔬菜送200l三一豆油的活动,获得一致好评。
    6月中旬之后,活动取消,京城领导率先问了问缘由,因此5l一桶和20l一箱的三一豆油,成功上市,并顺利拿下高端食用油市场。
    并且半成品蔬菜包,令餐饮行业发生变革,许多中高档酒店,开始接受这种节省成本的供货方式。
    而为了笼络顾客,或者打造特色菜品,高档酒店也开始定期采购三一豆油。
    当然,绝大多数中低档酒店,包括小餐馆,依旧只采购半成品蔬菜包,暂时消费不起三一豆油,因为人家有地沟油。
    所以半成品蔬菜包的消费群体,也就是平时不怎么做饭,一天只做一顿,甚至一周只做两三顿的上班族,肯定可以接受‘含有三一豆油的半成品蔬菜包’。
    更甚至该消费群体,会喜欢上这种模式。
    毕竟吃的是好油、健康油,每日支出顶多增加一两毛钱,毛毛雨啦。
    也所以,他们很难接受5l一桶的食用油。
    因为用不了。
    而这样一来,三一豆油没有降价,就拿下了中端市场的一部分客户群,并令他们远离d系列的食用油。
    随后自家要做的是,给常规蔬菜消费者配上油罐车。
    或者说,让菜贩子们在自己的运菜车上,或者搞个马达自行车,挂载几个100l的油桶。
    每天赶集,或者走街串巷的时候,吆喝几句,让农户们把买菜赠送的350l玻璃壶拿出来,2块钱续上一杯。
    对比金龙鱼,自家价格肯定贵。
    但三一豆油好吃啊。
    并且5l一桶的金龙鱼需要10块,续上一杯却只需要2块。
    在这么一瞬间,价格差立马出来了。
    不是自家贵,是‘我不用花那么多钱’。
    犹如洗头膏。
    这年头的农户们,喜欢买的洗头膏,并不是大桶。
    而是5毛钱两袋的那种。
    5c规格,里面也就20~30l。
    农户买回去,一袋分两次用,甚至三次用。
    实际上,这种袋装,或者说赠品,如果算算单价,远比大桶装洗头膏贵得多。
    但农户们为什么喜欢买?
    因为我不用一次花那么多钱。
    同样道理,‘续上一杯’的营销方案,完全行得通。
    如此,高端市场有三一豆油,中端市场有油料包,低端市场有‘续上一杯’,自家完成了全面部署。
    最重要的是。
    自家三一豆油的日产量,约1万吨。
    看上去很多,但如果以5l一桶进行销售,自家每天最多供应400万桶。
    粗略算算,也就覆盖小半个东山。
    而以20~30l,以及350l,打散了销售,自家却可以把三一豆油迅速覆盖整个北方,然后南下。
    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整個供销链就会变成‘水管’,自家源源不断的生产,菜贩子源源不断的供应,客户们源源不断的消耗……
    在这个过程中,d的食用油很难参与进来,只能网罗剩余的客户,然后市场占额被自家不断蚕食。
    不,他们网罗不到客户。
    因为降价的大豆油,全被自家买了,市场占有率几乎为0。
    余阳拿起4纸,认真检查数遍,思索再三,喊来信得过的人,帮忙参谋。
    包括十里营三剑客、三元运输系统负责人老韩和大支客张海,菜贩子协会负责人岳东来、十里商城范涛、谷饲牛肉谷总、帮自家打理建筑公司的海城夜总会前任负责人李昌年……
    仔细算算,其实自家身经百战的大将,还真不少。
    比如范涛,这是亚细亚商城的余孽。
    比如谷总,曾经以民企的身份,硬杠三个央企,虽然屡战屡败,但身价依旧不低于20亿蓝色伟人钞。
    又比如李昌年,裁缝起家,经营过香江地产,做过香江最大的娱乐场所负责人,辉煌时期,身价百亿港币。
    可惜都是败军之将。
    余阳把4纸复印出来,发放给众人,“豆油战争,是咱们立足粮食领域的根本,这个方案关乎成败,大伙都瞧瞧,各抒己见。”
    许久。
    年迈的李昌年,率先开口,“理论可行,但散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