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各方反应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更多证书。
    等到五年后,三元制药将会根据证书等级,给予更优秀的就业岗位,保证年收入达到中级职称待遇。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率先响应的是东山第一医科大学。
    因为该院校重点学科是中草药。
    随后济水医学院、东山中医药大学、齐鲁医学院、东山护理学院……
    很快2万名额被抢光。
    无它,下岗潮,就业环境不好。
    各大院校的就业办,都想提高自身就业率。
    为此,不惜说服校领导,借助各自院校的教授、硕士、药剂师等等,换取了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
    …
    有了对应的专业人员,三元制药很快步入正轨。
    店面联网,库存互通。
    县级连锁,集中配送。
    地市统一管理,设置药品集散中心。
    省级独立核算,争做优秀纳税大户。
    毕竟在人家地盘上做买卖,肯定要给予一定实打实的好处。
    所以,即便有闲汉到店面闹事,被余三元派来的人打了一顿,甚至抄家再一顿,更甚至把闲汉当做苦力搬卸药品分文不给,也没人说什么。
    如此十数日之后,三元制药连锁大药店对社会的影响,终于凸显出来。
    首先是,跑卫生院和县区医院看病的人少了。
    尤其乡村卫生室,只剩下打针挂点滴的患者。
    旋即,各大药企的销量,开始大幅度下滑。
    于是,药品领域的战争打响了。
    短短不到十天时间,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以药厂名字作为招牌的药店。
    甚至出现了多家药企和医院联合开店的现象。
    包括济水鲁抗制药、菏市鲁西制药、沂蒙山区所属的临城鲁南制药、东山府的齐鲁制药……也全都被卷入这场‘纷争’。
    国内竞争,远比跟外资竞争更残酷。
    什么打砸店面,什么查封店面,什么吃药吃死人,什么吃药吃出老鼠屎……
    为此,三元农业不得不招募与店面相同数量的壮汉,常驻店面。
    另外再组建大量律师团和公关团,奔赴各地处理琐事。
    以至于店面收益严重缩水,甚至某些偏远地区出现了全面亏损。
    只不过,这对余阳来说,问题不大。
    毕竟做买卖,哪能没有纷争。
    再就是,感谢史密斯夫人的打赏。
    令自家拥有了价值100亿美刀的植物基原料。
    也令三元制药在前期,可以亏得起。
    或者说,哪怕三元制药和三元药业不赚钱,只要这些原料可以变现成功,自家也等于稳赚不亏。
    再就是。
    三元制药的腾飞,除了让自家在药品领域站稳跟脚,还为了让人们误以为‘三元农业转型成功’。
    但实际上,自家依旧在暗渡陈仓。
    比如正在培育的三一玉米。
    比如正在囤积的三二大豆种子。
    比如悄悄展开的1500万吨调和油计划。
    比如未来即将拥有的2000万吨饲料。
    等到00年中旬,第二次豆油战争爆发,自家肯定可以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不仅拿下食用油市场,还会势如破竹,拿下饲料市场,一举跃居东方粮商。
    当然,无论老史密斯,还是拉姆斯菲尔德,都不是简单之辈。
    对方肯定可以通过蛛丝马迹,判断出自家意图。
    甚至会引进西药。
    所以,是主动出击,还是严阵以待?
    ……
    魔都。
    联合利华。拉姆斯菲尔德端着报纸翻看许久,锐利的眼神微微眯起,“东方的新闻,没有太多实用价值,我想看到我想看到的。”
    “菲尔德先生,您希望看到什么?”
    “三元农业!我想知道三元农业在济水市承包的800万亩耕地,以及聊市、濮阳、潍城的耕地,有没有种植农作物。”
    “好的!”
    联合利华进入东方即将满100年,在东方拥有根深蒂固的公关网。
    所以,不消片刻,就有对应情报送过来。
    “菲尔德先生,那些耕地全都空着,据当地人透露,说是打算种植中草药。”
    “开什么玩笑,真以为我不了解东方。去年余三元为了种植大豆,把主粮之争偷换概念,来了个主食之争,方才令济水可以种植大豆。如果改为种草药……难不成草药可以当饭吃?所以,假消息。”
    “我再去让人打听。”
    许久。
    “菲尔德先生,我们买通了一名村长,对方说前段时间三元农业的人,曾到耕地中测量,似乎打算混种玉米和大豆,只不过后来放弃了。”
    “混种玉米和大豆?”
    拉姆斯菲尔德端起咖啡品了品,“听说三元农业的蔬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