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战略级误判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2月8号,初四。
    论坛大神推荐的两名洗护行业高管,抵达砖窑办公区。
    一个是中年大叔,不苟言笑,来自菊日化公司。
    一个是中年阿姨,圆脸曲发,来自美加净-魔都家化公司,也就是六神、佰草集、舒欣、高夫品牌的持有方。
    这俩公司,放在去年,确实是本土大品牌。
    可惜春节一役,备战年货的哥俩,惨遭美资误伤,滞销产品堆满仓库,薪资发放不出,年前的原料款无法支付,渠道商又全都跑来退货,短短一个月,工厂被迫停产,直营店被迫关门。
    或许,这也是国内大多数日化洗护企业的现状。
    洽谈区。
    外面大雪飞纷,里面暖意洋洋。
    余阳抖掉雷锋帽上的积雪,脱掉军用毛呢大衣,“我叫余三元,厂子里都喊我大当家。”
    “余大当家好!”
    俩高管起身问好,随后自我介绍。
    中年阿姨姓范,中年大叔也姓范,并且全都来自濮阳。
    “这么说,你们跟范涛认识?”
    “范小四啊?认识,一个村的……”
    随着闲聊,余阳明白了。
    80年代之前,受供销社影响,国内没多少日化洗护用品公司。
    但供销社落寞后,80年代中后期,各种日化洗护用品层出不穷,市场也变得鱼龙混杂。
    肥皂作坊、洗衣粉作坊、国营企业内部作坊……
    并且受各地国营商城影响,几乎每個地市都有自己的垄断品牌。
    但到了90年代初期,亚细亚商城崛起,仟佰村连锁也逐渐覆盖全国,国产品牌开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或者说,国营商城的柜台,卖不出东西,亚细亚的柜台,却持续火爆。
    为了入驻亚细亚商城,日化洗护用品公司就要竞争。
    拿到柜台的企业,迅速壮大。
    拿不到柜台的企业,迅速消亡。
    此消彼长之下,某些品牌也就成了国内大品牌。
    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亚细亚模式是别人供货,自己销售,范氏兄弟便培养了一大批属于自己商城的销售精英和销售团队。
    再后来,亚细亚商城败亡,这些销售精英和销售团队便被供货商吸纳,成立了独立于工厂之外的‘销售公司’。
    犹如三元制药厂和三元药业销售总公司。
    另外又分出渠道、代理、总经销等等。
    余阳了解这些,认真琢磨琢磨国产洗护用品为什么输那么惨。
    最终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大环境不行,毕竟这是一个注重外汇的年代,外资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国内洗护用品公司,绝大多数没有副业。
    哪像咱,一大堆‘三元公司’,说转行就转行,说跨行就跨行。
    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多元化’发展。
    余阳思索着,打开笔记本电脑,将草本精华洗护用品的销售思路,呈现给两个专业人士品鉴。
    “大当家,难道不是卖药?”
    “哦,差点忘了,既然你们跟范涛熟识,那咱今后就是自己人,我也不拐弯抹角了。”
    “如果大当家有什么话,直接说。”
    “好,首先我要提醒二位,你们来到我这,就代表再也回不去了。”
    “???”
    “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余阳把两份文案放在俩人面前,“当然,也可以不签,我保证二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吃好、住好。”
    “余董,您这是监禁?”
    “不,关押二位跟三元农业没任何关系。”
    伴随话音,市警负责人领着五名干事,出现在洽谈区右侧。
    并且远处隐约还可以看到高法和高检人员的影子。
    可谓一条龙服务。
    俩高管对视一眼,感觉有点像被逼上梁山。
    但转念一想,旁边不就是水泊梁山吗?
    当即提笔签字,摁下手印。
    “很好。”
    余阳把协议丢给法医妹妹,“不瞒二位,我打算进军洗护行业。”
    说着,再次亮出笔记本电脑。
    “咱家做洗护产品的思路很简单,农村量大管够,用拖挂运输洗衣粉,到了村里,论斤称。用油罐车运输洗衣液和洗洁精,到了村里,让村民们论桶装。”
    “大当家,咱们不提供容器?”
    “提供啥,现在无论农村,还是城里,家家户户都有几个金龙鱼5l的桶,咱们甚至不用称量,直接定下一桶洗衣粉多少钱,一桶洗衣液多少钱,一桶洗洁精多少钱。”
    俩高管微微一愣,忽然想到买菜赠送的‘油桶’。
    这确实可以拿来盛放洗衣液、洗衣粉、洗洁精、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甚至洗面奶。
    “大当家,您是不是早就想到今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