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全面开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晚上11点。
    喝了一瓶五星茅台的范涛,一边哇哇的狂吐,一边怒骂着谋害其两个哥哥的万宏商社,被乡长和副乡长抬上木排车,拉回粮所。
    估计哥仨要折腾大半夜。
    余阳强忍胃里的翻江倒海,坐在马厩中,左手搂着小毛驴,右手捏着破壳而出‘乌龟王八’,静静地思索。
    范涛描述的亚细亚内情,无需验证真假,因为那跟自家无关。
    但亚细亚的兴衰史,却值得自家从中吸取经验。
    如果对其做个总结,应该是:引狼入室,盲目扩张。
    就像我买彩票中了100亿,你眼馋。
    你拿着50亿找到我,说可以合伙做买卖,并列举了增资扩产计划。
    我看你有钱,背后也有关系,全都有利于企业发展,于是答应下来。
    我成了大股东,担任董事长。
    你成了二股东,担任副董事长。
    然后你利用公司权利,暗中转移了之前投资的50亿,接着又开始转移属于我的100亿。
    这肯定不合法,但我写好材料,准备起诉你的时候,忽然发现受理部门是你父亲的下属。
    余阳想到这,总感觉有些熟悉。
    略微思索,脑海里浮现出董建的模样。
    “废物,空有那么牛逼的爹,人家玩得这么6,你却混的去养猪。”
    董建迈入老2号塑料大棚,闻言陷入沉默。
    总感觉这话是在骂我。
    至于他为什么在这……
    年前老董卖掉老棉厂、老纺织厂、老炼油厂的三宗地皮,万头猪养殖基地被迫外迁。
    原本他打算迁往平阳县,利用那边的低廉劳动力建厂、养猪。
    但实地考察之后,他发现那边果然穷得没法说。
    别说高速、铁路、省道,连县道都没有。
    这如何采购饲料?
    又如何把肉猪运出来?
    董建和老余商议之后,决定迁回十里营。
    毕竟这边啥都有,还有春节的时候,余阳告诉老余的廉价猪饲料。
    而今天过来,自然是走动走动。
    为此,他特意买了两箱茅台,五条软盒华夏。
    余阳瞅到董建进来,松开小毛驴,好奇道:“伱怎么来了?”
    “余老板,我打算把养殖场迁过来。”
    “迁就迁,没必要找我。”
    “没地。”
    “哦,也对。”
    十里营、韩垓乡、旧县乡,实施企业化之后,就连乡大院都租赁给了三元农业,哪还有地皮租赁给外界。
    余阳想了想,倒没拒绝养猪场迁过来,“这样吧,黄河与平东湖之间,有个小清河,厂内铁轨刚好经过那。
    年后初三,市二建,也就是现在的三元建设集团,启动了跨河铁路大桥的项目,并参考无砟轨道,设计了一款箱式梁桥,用于缩短工程周期。
    但制作箱式梁桥,需要预制,甚至需要厂房。
    因此在那边修建了一批建筑。
    我的意思是,等三元建设集团撤走,这些建筑,连同地皮,全都租给你。
    相关费用,包括采购饲料的货款,等你卖猪赚了钱再说。”
    ‘还有这好事?’
    董建微微一愣,忙不迭答应下来,“余老板果真慷慨,谢谢余老板!”
    “没啥事,就回去吧,省得我董哥担心。”
    “???”
    余阳收留董建,并非慷慨。
    而是未来几年,大豆价格极不稳定。
    即便董建拥有储备肉的订单,但为了赚大钱,肯定对外销售。
    到时候,大豆便宜,饲料便宜,猪肉便宜,万头猪养殖基地肯定亏损。
    当其资不抵债,进行债务重组,持有大量债务的三元农业,瞬间就能成为大股东。
    所以,董建的努力,只是给咱做嫁衣。
    “另一个时空你坑我,这個时空我坑你,咱叔侄俩,也算扯平了。”
    旋即余阳又想到亚细亚败亡的第二个原因。
    盲目扩张。
    其实三元农业的扩张之路,也令人心惊胆战。
    斥资80亿修建厂内轨道。
    投资20亿打造水泊梁山。
    筹资25亿组建三元建设集团。
    承包30万亩耕地,种植大豆。
    另有一大批附属产业,比如医院、养老院、廉租房、豆油厂、饲料厂……
    但实际上,自家兜里只有3.8亿平东湖承包费用、11亿老董卖地皮的钱、10亿济水投资水泊梁山的资金。
    即便算上范涛兜里的5.7亿,总计也不过30.7亿。
    如果自家没开挂,这些钱远远不够。
    而在外界看来,或许三元农业的资金链,也即将断裂。
    君不见市总管,都吓的不敢露面了。
    所以,接下来要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