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意外到访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并且这些颜料的颗粒,无论猩红色,还是暗绿色,又或者纯黑色,全都采用了豆秸粉末。
    余先生,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是可食用油墨。
    也可以称为食用色素。
    或者说,该技术不仅可以制作油墨,还可以当做改变食品原有颜色的无害食品添加剂。
    意味着一个万亿市场。”
    余阳听懂了。
    对方此次来,不是为了三一豆种,而是为了名片。
    这个名片,刚开始的时候,是去年到平东县找老妈,顺便找印刷社制作。
    但这年头,一个小县城的印刷门店,根本没什么印刷技术,也没什么设计水平,制作出来的名片版面,更不可能满足一个未来人的眼光。
    所以,在自家获得船坞之后。
    余阳利用船坞的建材配比,顺手调制了自己想要的色彩。
    毕竟油墨等于涂料,涂料肯定属于建材。
    然后把这些油墨装进办公室的打印机,自己设计,自己制作,于是有了眼前的三叶草名片。
    包括六叔、廖鹏飞等人的名片,也是这么来的。
    余阳犹豫道:“您的意思是,想要这种油墨?”
    “余先生,如果您说转让配方,我肯定不信,因为生产这种油墨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甚至是手工制作。”
    史密斯夫人相当自信,继续道:“只是不知道,这种油墨,或者这种颜料的产量能达到多少?”
    余阳反应过来之后,心情随之放松,心态也发生了转变。
    虽然自家没有什么油墨,但可以吹成有。
    “史密斯夫人,你也看到了,我家只是乡镇企业,没多少产能,每天能有三四斤就很不错了,并且不对外销售。”
    “余先生,我的意思是,我方投资,贵方加大生产规模,我方要多少,贵方提供多少,最终销售额,以及最终收益,我们平分。”
    “这样啊……”
    余阳一个搞工程的,种地都是外行,更不了解什么生产油墨。
    闻言陷入沉思。
    或者说,在自己不懂的领域,少说,多听,保准没错。
    史密斯夫人见状,微微一笑。
    “前些日子,d公司向投资方反映,说东方出现了一款豆种,每公顷产量……按照你们这边的说法,应该是每亩保收450斤。
    根据陶氏益农,以及杜邦先锋的农业研究团队分析,该种子的上一代,亩产量至少500斤。
    这意味着d公司旗下的农业公司,如果采用三一豆种,今年普通大豆的产量,将会增加三分之一。
    如果参考去年的大豆产量,算上大豆、豆油、饲料、各类农副产品,d公司的营收,将会上涨五分之二。
    余先生,你知道,d能多赚多少钱吗?
    不怕告诉您,至少300亿美刀!
    所以,d肯定需要三一豆种。
    而附庸的种子商,肯定视你为劲敌,甚至暗中耍一些手段。
    但如果我们在油墨领域达成合作,我能帮你豁免这一切。
    或者说,你让d在这个领域赚了更多钱,d自然不再需要三一豆种。”
    余阳听懂了。
    似乎油墨比粮食更赚钱。
    问题是,一个四大粮商忽然做起油墨生意,是不是太不务正业了?
    并且还要拉着我这个新秀粮商,一起不务正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