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团队班底大佬云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红卫压低了声音,微笑着说:“让大家看完吧。反正,这个会本就是要统一思想啊。”
    “我必须得让人信服,然后才能主导芯片产业链现代化升级这个大课题。”
    钱卫平点点头,他明白张红卫的心理。
    张红卫是个年轻人,至今名义上还是北大无线电电子系的大一学生。
    虽然张红卫创造了许多的奇迹,现在名气也很大,但是,他毕竟还是太年轻,至今才20出头。
    这种情况下,张红卫要想主持一个国家级的大项目,要想让老专家们无条件服从和支持,那就必须得震慑他们。
    钱卫平心想,也难怪张红卫一心二心的想要只选择年轻人搭建自己的团队。
    主要还是老资格的科学家不可能心悦诚服地支持张红卫。
    相比较来说,还是年轻人的配合度更高一些。
    肖明仁正在看的是张红卫写的一本关于光刻机的书。
    这本写光刻机的书先用非常简洁有力的语言总结了一下目前的光刻机的种类、工作原理、操作规范等,然后就开始讲如何创新研发新款的光刻机,这个创新研发的过程才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
    创新研发,是从零到一,这也是最难的。
    但这本书非常全面地讲述了创新型光刻机的种种设想,还给出了验证的方法。
    它就是用来帮助人们改进提升光刻机的一本教材!
    肖明仁的本专业是无线电和雷达。
    但电子方面他也是有研究的。
    虽然不够专业,但他知道要是把张红卫这本书给学透彻了,那对于研发新的光刻机作用那可就太大了。
    肖明仁越看就越是震惊。
    他心想,张红卫这年轻人真的是太了不得了。
    这创新思维天马行空,不受约束。
    可他所想的,又都是逻辑可行的。
    北大这次,看来又要出泰斗级的科学大家了。
    早年间,北大出了一批文科方面的大家,被人尊称为大师。
    其实吧,那些所谓的大师,不过是一些寻章摘句的老雕虫而已,于国家的发展,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帮助。
    而隔壁的清华却是靠着扎实的理工科在近些年来迅猛追赶,如今已经隐隐有力压北大一头的趋势了。
    要不为啥世人皆称之为“清北”呢?
    作为北大人,肖明仁对此是心痛的。
    他也毕生都在致力于推动理工科在北大的崛起。
    但他本人能力学识还是有限,无法走到足够的高度。
    肖明仁觉得,张红卫很可能就是未来北大的希望。
    整个上午,会议室里绝大多数人都在看张红卫的书。
    有人还一边看一边在自己的本子上写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到了上午11点40多点的时候,大部分人总算是粗粗将自己手里的书给看了一遍儿。
    这时候,钱卫平才轻轻地敲了敲桌子说道:“各位老师,现在,可以先把书放下来了。”
    老师们这才把书给放到了一边儿。
    钱卫平微笑着说道:“刚才我也已经注意到,大家在阅读张红卫同学编写的关于芯片科技的专业书籍的时候都非常的认真。我相信,各位老师都被震撼到了吧?”
    “有人想要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吗?”
    张红卫已经让老师们感到震撼。
    这个时候,应该趁热打铁,进一步树立起张红卫的权威形象。
    只有权威,才能被人们尊重和信服。
    会议室里,好多老师都举起了手。
    钱卫平的目光落在了肖明仁的脸上。
    “肖老师,你先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吧。”
    肖明仁站起了身,他走到了后面的黑板前。
    他先把黑板擦了一下,说道:“同志们,我刚才看的是制备各种辅助性材料的书,讲得太好了。”
    “写得非常细致到位,将各种芯片制造所需要的辅助材料的制备讲透彻了。”
    “哪怕是新人,学了这本书,都可以开始尝试着去研究芯片生产辅助材料。”
    “我认为,如果我们把红卫的这本书作为教材教给我们的学生,他们将可以学到更多实践方面的本领。”
    “我非常敬佩红卫同学,通过这一系列的书,他已经向我们证明了:他虽然名义上还是咱们无线电电子系的学生,但实际上,他的学术科研能力早已经超过我们在座的所有人了。”
    “我来以我举例子,我之前曾经是跟红卫合作过一次的。”
    “那个时候,我们研制的是一款非常先进的国际上还没有的雷达。”
    “红卫主导了研究的全过程。”
    “最后,他还成功地把这款雷达给搞出来了!”
    “而我以及一些老师,只是帮他打了打下手而已。”
    “所以,我想要告诉在座的各位老师,千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