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鼎一的心里这会儿很是有点儿不是滋味。
他扫视着整个会议室。
角落里又举起了一只手。
王鼎一一看,这人是所内的刘川之助理研究员。
工作十多年,一个亮眼的研究成果都没有,一直都在打杂。
王鼎一笑着点头说道:“刘川之同志很有勇气,回头所里给你开介绍信。”
……
龙国电子部计算机技术管理局,副局王志正在看四机部联合几个部委下发的选拔人才的通知。
这个通知其实也有电子部的联署。
这里解释一下,四机部主要负责军用方面的电子技术,而电子部则是军用民用都在权限范围内。
如今就是这样,军用和民用几乎是分成了两个体系。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很逼仄,让我们不得不采用先军策略。
这个到了80年代初很快就会被改变。
王志看完整个通知,他的内心有点儿蠢蠢欲动。
他现在的工作跟计算机密切相关。
他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他知道,犹撒的计算机已经迈入了微型化,而且功能日益强大。
英特尔微处理器的成功,让微型电脑也开始拥有强大的功能。
所以,芯片对于计算机来说,太重要了。
这个国家级的课题如果能够成功,那龙国也一定可以拥有先进的微型电脑。
王志本人学的也是计算机硬件,微电子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
不过,他已经转管理岗很久了。
但他的心,始终是热的。
王志心想,我这种技术上的半吊子,也帮不了什么忙。
不过,等到他们选拔的那一天,我也要去看一看,跟张红卫聊聊。
……
张红卫在选拔人才的通知发出来之前,他先去了一趟清华。
他去拜访的是徐正义教授。
徐正义见到他之后,很是热情,坐下来寒暄了几句之后,张红卫就先挑明了来意:“徐老师,我申请下来一个芯片科技全产业链现代化自动化研究的国家级课题……”
他还没说完,徐正义摆摆手,微笑着说:“这事儿我知道。”
“四机部和电子部都有我的朋友,他们提前已经告诉我了。”
“红卫,我能理解你把研究所放在北大这个事情。”
“毕竟,北大是你的母校嘛!”
“而且,不论是钱卫平还是杨志祥,都是非常好的人,对你也都很倚重。”
“你这次来,是想要寻求合作的吧?”
张红卫点点头说道:“谢谢徐老师的理解,是的,我希望能够邀请你加入团队,大家一块儿把芯片生产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给搞起来。”
徐正义说:“没问题,我可以加入。有什么活儿,尽管交代就好。”
徐正义很是爽朗地一口答应了。
张红卫的心里自然是大喜。
能把徐正义也拉进来,那可真的是太好了。
一则徐正义的确是有实力。
二则可以直接把清华的科研资源给充分利用起来。
张红卫就又跟徐正义聊了聊选拔优秀年轻天才的事。
徐正义也一口答应下来。
他笑着说道:“你编写的那一系列的教材,我也已经拿到手里了,我正在学习着呢,我们学校也准备在新学期加入这些教材的学习计划。”
“红卫同志你不介意的吧?”
张红卫赶忙摆手说道:“徐老师,我当然不介意,我写这一套书,其实目的就是想要在全国高校推广,争取能培养更多的芯片科技人才。”
徐正义感慨地说:“我花了两天,粗略地把你的那一套书给先过了一遍儿,看到它们,我对你就更是惊为天人了呀!”
“写得太有新意也太严谨了点儿。我估计,我要吃透它,得至少半年的时间。”
两个人这里正说着话呢,清华的校长任志飞走了过来。
“红卫同志,听说你来了,我来看看你。”任志飞微笑着跟张红卫握手。
张红卫说:“谢谢任校长,我就说等会儿过去看望您呢。”
两个人寒暄了几句,任志飞说:“我刚刚才知道,芯片产业现代化自动化的那个大课题竟然是你申请的。”
“这个课题申请得好啊!你如果需要我们的支持,我这里表个态:一定全力支持,绝对半点不含糊。”
张红卫很高兴。
自己这算是得到了清北两大名校的支持了啊。
清华的计算机和电子系都比北大成立要早,发展也稍微好那么一丢丢。
如果能够结合一下这里,那对张红卫顺利完成课题是有巨大帮助的。
张红卫感谢了任志飞,笑着说道:“这次我就是过来求助来的……”
任志飞大手一挥说:“没问题!”
“